与婆婆真正地生活在一起是2017年年底,那时候孩子要出生了,公婆两人过来帮我一起照顾孩子。这三年多来,与婆婆相处都挺好的,虽然说有育儿观念上的小不同,但也不会起多大的冲突,顶多就是我叫婆婆不要给孩子xxx之类的,婆婆也就听话不做了,或者有时候再做了我就也不多说了。婆婆真的是尽力地帮我照顾我的小家,帮我照顾孩子和做家务等等的都挺好的。婆婆虽然没读过几年书,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做事很认真,并且说话也温温顺顺的,总之就是我遇到了一个好婆婆。虽然我经常在简书上写感恩婆婆的话,但这些话我是当面表达不出来的。或许是因为我们小时候也不曾习得情感的表达吧。我和婆婆的相处一直都和和气气的。但是,国庆假期,我们发生了冲突,算是第一次与婆婆发生冲突。
事情经过:下午2点多孩子起床了,我让达先生给孩子理发。橙子是不爱理发的,也不愿意去理发店理发。沟通了一会才同意理发,但要用剪刀理发,并且在客厅的草席那里坐着理发。于是达先生把客厅的空调打开,拿起剪刀准备剪。可能是婆婆听到了,婆婆说用推子推,这样才好看,上次爷爷就是用推子推的,并且是坐在阳台那里剪的。此时达先生生气了,当着孩子的面大声说:“奶奶说用理发器剪,同不同意?”,橙子说:“不要,要用剪刀剪”,达先生又说:“好,那你叫奶奶走”,于是橙子大声地对奶奶喊:“奶奶,你走”。于是达先生就给橙子用剪刀理发,而我在房间里面照顾小的孩子,时不时也出来看看理发的情况。
过了一会就剪完了,虽然看上去有些丑,但也还算协调,达先生也说剪得比上上次好了。此时,婆婆又来了,说头发剪坏了,不好看,去幼儿园不好看,让用推子再推一下。这时候达先生又发火了,对橙子说:“奶奶说要用理发器剪”,于是达先生说他不会,并且离开了客厅。于是我来了客厅,用理发器又推了一下橙子的头的后边,推了几下,我感觉自己也不会剪,貌似还弄得更丑了。好吧,就这样吧。于是达先生带着橙子去洗手间洗澡,而我准备去客厅收拾现场。此时婆婆已经在客厅收拾了,用手示意我不用参与,让我去给橙子洗头。于是我去洗手间与达先生一起给橙子洗澡洗头。一会出来客厅,此时婆婆已经收拾好了,正在厨房忙着。我去看了客厅的草席,发现上面还有好些头发,于是我把草席收起来,拿去阳台,用手拍了拍,尝试把头发搞干净。此时婆婆在餐厅看到我了,赶紧过来,一边走来一边说,她已经用毛巾擦了三遍了。听到我和婆婆说话的声音,此时达先生从洗手间走出来,把草席收走拿去厕所放着了,说让我收拾,不要让老妈瞎搞。此时婆婆也没说什么话,而是用毛巾又继续擦着收起草席了的地板。
过了一会,达先生给橙子洗完澡了,橙子说要去小区楼下骑车,于是达先生带着橙子出门了。此时我正在阳台收拾着孩子的脏衣服,而婆婆在旁边的客厅擦着地板。然后婆婆走到阳台,边用手比划着晾在阳台上方的衣服和被子,说的意思是我刚刚不听话,草席他已经擦了三遍了,干净了,但我刚刚的行为,是会把草席的头发等脏东西弄到刚洗好的被子和衣服上的,太坏事了。婆婆一边说,情绪很激动,眼泪很快就留下来了,还说了一句话:“不听话,吵吵吵,我回去不给看孩子”,意思是说,我们不听话,不好好过日子,吵吵吵吵的,她过得不开心,不想见到这种吵吵吵的,要回老家,不给我们看孩子了。看着情绪激动的婆婆,我也很是无奈。唉,本是一个小小的给孩子剪头发的事情,搞成这样。
晚上吃饭的时候,婆婆照常做好饭菜,也给我们看孩子。第二天的时候,婆婆也照常早起做早餐,也帮我们看孩子,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等达先生带孩子出去玩后,我看婆婆也不忙了,于是我主动跟婆婆提起孩子头发的事情,婆婆还有点激动,说达先生把头发剪坏了,还不好好说话,把她气到了。我说:“老妈,你在这里帮我们看孩子,有什么不开心的要说出来呢”。然后我还说:“老妈,昨天的事情,阿达和我要跟你说对不起”。婆婆算是接受我们的道歉了吧,于是等一会我也出门办事情去了。(忘记表示感谢婆婆了…)
反思
这个事情中,没有谁对谁错。而且我明白,婆婆的情绪不仅仅是因为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只是一个导火线。婆婆的情绪是积累来的,昨天哭出来也好,算是把情绪堵住的地方疏通吧,这样她老人家心里也会好些。在整个事件中,每个人都有渴望。
达先生:需求是快速想搞掂孩子理发的事情。孩子不愿意用推子推,而且好不容易同意用剪刀剪,那我尽量剪得好看些就行了,要快些搞掂,免得孩子闹(渴望:期望被接纳)。
婆婆: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头发要剪得好看些,不让别人笑话。(渴望:期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
橙子:我不喜欢剪头发,也不喜欢洗头。(渴望:被理解,被接纳)
我:剪得看得过去就好了,没关系(渴望:期望孩子不吵闹,和谐的氛围)
事后的某个晚上,我与达先生聊起这件事,对这件事复盘。在整件事情中,我们都忘记考虑对方的立场,只是惯性地去做。在整个事件中,我没有做好提前沟通,我可以跟孩子提前沟通,说不定孩子也愿意去理发店剪。我可以跟婆婆提前沟通,说要用剪刀剪,我们来处理就好了,您别参与了。总之沟通没有做好…婆婆是希望孙子在周围人的眼光中好看一些,不希望自己的孙子被别人笑话,并且平日里带孩子最多的是婆婆,也不希望邻居笑话。达先生在沟通过程中,没有考虑婆婆感受,并且教小孩大声跟婆婆说话,非常不合适,很不尊重老人家,并且对小孩的教育方式也不对(小孩会学会无长幼规则)。而我呢,我没有尊重和认可婆婆的劳动成果,草席已经擦了三遍了还嫌弃脏,并且可能还把阳台的衣服搞脏了,那可是婆婆刚洗好的衣服。
其实我也有在想,如果没有婆婆的帮忙,我能一个人带两个娃么?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因为我被照顾习惯了。一想到还要做饭,半夜喂奶,接大的放学,感觉搞不过来。即使搞得过来,自己也会非常疲惫,并且每天心情不那么美好,那对孩子就没有太多的耐心,可能会恶性循环。当然,我相信一定也有安排得很好的宝妈,并且每天高能量,运动,学习,带娃,很高能。自己还需要多修炼修炼,提升自信心以及能力。
事情已发生,现在生活依旧和和睦睦的。只是对发生的事情做个记录,也对以后沟通方面提个醒,提前用正确的方式沟通。也提醒自己马大哈的性格,做事情要注意细节。加油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