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诞生背景水很深的,是一本写给当时官僚知识分子看的世情小说。它开篇就疯狂暗示自己不是述史,但是在传统的封建官本位思想主宰的旧中国的作用,就是和传统史书一样给统治者警示和教训。
红楼梦为什么一开始会是禁书,后来清廷又推出通行本传播?因为它对政治教训的思想性解读实在出色。红楼梦隐射明史是存在可能的,不管有什么立场问题,毕竟清廷还是修了明史给世人看。清廷可不会傻到轻易允许冒出一本对自己的政治指手画脚的书传播,推红楼梦主要还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巩固,官僚乖乖为自己卖命,通行本读下来给我的观点就是:看吧,这贾家(明朝)政治如此的糜烂腐败,当政者如此多混账透顶之辈,能不完蛋?我大清把这腐烂到骨子里的朝代代替了,才是顺应天命咧!不得不说清朝执政者的确最大程度上吸取了包括明朝在内的千年朝代更替教训,所以国祚才得以延续如此之久。红楼研究之所以如此鼎盛自是有它的魅力和意义所在,不过看懂它的门槛的确挺高的,需要通读各种史料和文学典故。索隐派是旧红学,而考据派趋向于历史对照,双方其实都不乏可取的地方。
再后来,我读红楼梦一直觉得宝姐姐的温柔敦厚,八面玲珑是带有功利的目的,不是发自内心肺腑的善良,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不是说宝姐姐不好,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闺阁女子,更像是具有成熟心态,洞察世事却也谨言慎行足够理智并积极入世的官场之人,宝钗也曾作诗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可见她很渴望完成从下九流的商贾之家到上流诗书礼仪贵族门庭的阶级跨越,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让人既喜她为人周全豁达,沉稳大气,也惧她无情功利,城府颇深。
这便是红楼梦千古奇书的缘故,道尽古今人情世故,写尽了人性复杂多面立体之处,我们也渐渐长大了,非好即坏,非黑即白的人物只存在于幼儿童话和三流言情小说之中,脱离现实的小说或影视作品只能继续毒害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小孩子才分对错,成人只看利弊,黑白界限并不明确,成长是痛苦烦恼的,要和过去纯真爱憎分明的自己告别,收起利刺变得圆滑世故,成为自己曾经最看不起的人,所以人活于世不易,也要互相体谅,争取做个外圆内方的人,不涉及底线的都是小事,可以忍让,底线原则的大事绝不含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