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跟兄弟吃饭,聊了现状,聊了未来,也聊了该怎么做公众号。
于是,发出了灵魂拷问:我到底适不适合做公众号?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自己其实也一直在探索,但内心却一直不敢直面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还有前两问:
我到底要做怎样的公众号?
我该如何做公众号?
只有这两问付出了行动,有了结果,才可能会有第三问,我想是时候重新回头来想一想这个定位的问题了。
从2020年疫情风控在家临时起意开始写公众号以来,跌跌撞撞已经4年有余了。
从最早的“喵喵说职场”,到“书生呓语话缱绻”,再到“红楼迷踪”,再到现在的“孙学镂”。
这四个名字的变迁代表了四种定位,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场域,不过这名字不会再改了,因为我生来就叫“孙学镂”。
这已经是无法更改的事实了,唯一且必要改变的,就是提炼自己的场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场域然后进行深耕,创造价值,并持续输出价值。
对于我到底要做怎样的公众号,一直没有跟别人沟通过,我知道我骨子里是比较孤傲的,也许认为别人永远代替不了自己,也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
所以在公众号的定位上,一直属于自己思想上的臆测,可终究不得法。
有007 的战友说,要想在写作上有所突破,先写100万字再说,我原本是比较认同的,就如同大白话所说的那样,先完成再完美。
但如果只是一味的写,不去反思,不以结果为导向,这样写出100万字,真的有意义吗。
我开始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只是停留在自己的固有认知里遨游,也许能够自娱自乐,但却感动不了别人,归根结底只能算是自我感动,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
我不得不开始思考:到底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公众号?
对于公众号这个比较封闭的私域环境而言,你的受众有哪些,你要给受众提供什么价值,受众的成长性又有多少?
有了定位,怎么做,如何做,又是一个烧脑的问题。
这些问题,也许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都会困扰我
或者对于所有公众号运营者来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同样适用,同样烧脑。
不过很可惜,孙学镂这个公众号没有留言功能,不然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讨论,一起出谋划策。
最近一直在留意一些比较受欢迎号主的公众号,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去替他们思考开头的那三个问题,我发现是能够找到清晰的答案的。
所以,我认为思考的方向没有错,如果哪天我也能清晰的回答这三个问题,并且能够说服自己的话
那就说明我找到了公众号未来的路,找到了它的魂,那它未来的路就会比较清晰。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会看到“孙学镂”这个号迎来新生。
也希望所有的朋友,能够一如既往的陪伴,一起高山流水,一起琴瑟和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