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上午,我们冒雨参观了石岛镇郊区的东楮岛,几次来石岛都未到过东楮岛,它对我来说十分陌生,也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岛屿。毛毛细雨并不影响我们的参观,倒是给参观带来了湿润的空气,增添了美意。
到达岛上,我们沿着沿海长廊直奔观海亭。该亭三面环水,一面由栈道连接陆地,这里是观海最好的地点。旁边有一海岸的民房,我和主人做了详细的交谈,他们一家人在岛上住了30余年,对海岛有深厚的感情,他向我们介绍了东楮岛的历史,并引导我们参观住房旁边的娘娘庙,该庙修建于1995年,每年的谷雨节,当地俗称渔民节,渔民都会举办盛大的仪式,到娘娘庙祭拜海神娘娘,保佑当地能够风调雨顺,鱼虾满仓。娘娘庙是东楮岛村民的精神寄托。娘娘庙掩映在林木花丛中,显得神秘莫测,让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进行遐想和求索。我们从观海亭向东走,经过军事基地、赶海体验区,直到东尽头,又从北岸折回向西到达岛北部的赶海体验区下车观海。这里散落着打鱼的船和捕捞的余物,望西南则是码头和码头垂钓区。在这里我们和三个渔民进行了交谈,他们介绍了东楮岛名字的来源。东诸岛,名字来源于岛上的楮树。这里原来生长着茂密的楮树,又因该岛座落在东部海岸而得名。渔民们指着岛上的楮树说,这里的楮树由于破坏砍伐没有多少了,就像三毛头上的毛发,呈现出稀稀落落的态势。从北部又回到来时路过的东楮村,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唐乡、老街、古林、大礼堂、百年榕树、乡村记忆馆。这里少见的海草房和原地改造的乡村纪念馆,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详细阅读了竖立的多块宣传板,留给我一个古老的印象,村子里十分干净,住房焕然一新,又古生古气,每座房屋,门前小巷两侧红灯高挂,热闹非凡,街道整齐划一。这里,显然变成了游客的必住之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尽力的拍照。凡是有文字的地方,我都一一拍照下来,回来慢慢的消化。
东楮岛风景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它像是一个由西向东爬行的大蜗牛,准备投身入海,尾部连着陆地,形成一个长条形的小型半岛,跃跃欲试,身入大海。东楮岛上的乡村记忆馆,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它的前身是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育英小学。2014年村里对育英小学进行改造,广泛搜集吸收东楮岛村历史人文资源,经过精心策划,选择创作,利用八个月时间筹建了这一处具有渔村海洋文化、渔家风情,全面展示村史、村情、村貌的乡村记忆馆。展馆有563平方米,馆中记载着村中的发展史,设立了各种文物及海洋生物展示区,展示东楮岛独特的文化魅力,我十分称赞这一抢救文化措施,展示地域文化的展览,祝贺它成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使人们永远不要忘记东诸岛远去的历史。如果每个村都设立这样的展览馆,该是多么好啊。
这里保护完好的海草房650间,是胶东半岛地区,海草房保留最完整的村庄之一,被誉为国内生态居民的活标本。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周围海边渔民为了打鱼便利,常在这个向阳避风的长条岛上休息,并在四周栽满了,适应性强、生长快、耐沙碱的楮树,后来定居的村民称为楮岛,因其在山东大陆架的最东端,故称东楮岛。岛上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暖温诱人,四季分明,光线充足,降水充沛,春暖夏凉,冬无严寒,平均气温11.8度,空气环境十分良好,负氧离子每平方厘米高达4万多个,是人们居住,休息的好地方,也是最美的渔村。2007年以来,先后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生态文化名村、中国美丽休闲村、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乡村记忆工程示范村等光荣称号。我看过很多文化村屯,而东楮岛给我的印象最深,它最富有文化特色,我们带着东楮岛村的文化润脂返回到石岛镇。又参观了离住地很近的四个大型副食品室内市场,分享了琳琅满目的各种土特产、海产品,我们购买了各种海鲜,回住地品尝一顿美餐,结束了对石岛的参观。
2017年10月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