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路桥老街人物故事:蔡啸和台州方言老话说书

路桥老街人物故事:蔡啸和台州方言老话说书

作者: 中二病傲娇 | 来源:发表于2021-03-05 14:53 被阅读0次

    为避免与网络已有蔡啸老师个人资料、说书学术已有研究文献重复,本文只从个人视角撰写观察和访谈记录。

    蔡啸老师在路桥老街长大,老街上还住着他百岁的母亲,精神矍铄,还会撒娇,吃饭的时候,喜欢躺床上让蔡老师喂。

    蔡啸老师对老街和老话是很有感情的,他说,几十年前讲老话说书时,台下听者多为年青人,而不像现在全部为老年人。说书盛况不复当年,究其原因,外因主要是时代限制,没有其他娱乐活动;再者路桥建区时,路桥人受教育的不多,文盲很多,听说书还能学到知识和新词,也能起到政策宣讲。内因是他的说书题材很广,为当年时下最热的梁羽生小说,而当年的年青人也一直追随他捧场听书到现在,成为了和他一样的老人了,现在听书的都是老人了。

    蔡啸老师希望台州方言能像上海、广东、香港地区坐公共交通时有方言播报,能在公众场合更多使用,在学校推进方言课堂教育。

    现在,蔡啸老师在路桥曲艺馆讲完《西汉演义》又开讲《三侠五义》,每周六下午1点讲到2点30。我扪心自问是难以背下消化长段文字的,不中断地讲几小时还思路清晰,查了评书相关文献,还说是要练基本功,戒烟酒。于是向蔡啸老师求证,可蔡啸老师是有烟瘾的,也没专门练气息,但嗓子还是很宏亮,是天生能讲,没有其他经验之谈。想到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来的重要。”天分真不是谁都能羡慕有的。

    蔡老师每次上台都会换上演出服,一般为春夏秋冬的唐装,讲完又会脱下专门收好。台上蔡老师讲得声情并茂,台下老人们听得认真,抖包袱时呵呵笑。更有趣地是,每当整点,台下老人听众的老年手机齐刷刷地报时:现在是北京时间两点。置身其中,简直是3d立体环绕音。其实我不明白老人为什么要知道每个小时的时间,他们也不需要智能手机丰富的功能,每天似乎并没有其他多余可做的事。他们消息很不灵通,他们却跟着蔡啸老师从古街文化礼堂的说书点到了路桥曲艺馆;他们很容易健忘,但每周六早早等候在现场,有些甚至专门从椒江黄岩赶来,只为了听这一两个小时。


    蔡啸老师从小接受父亲茶余饭后讲老话熏陶,喜欢收集民间老话加以精炼编成故事宣讲。

    1964年下乡支农十年。

    1975年路桥曲艺队长。

    1980原黄岩县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1984进路桥镇文化站工作,路桥建区后任职期间作为校外辅导员经常去中小学为学生演讲革命故事台州老话,退休后受邀参加台州电视台创办的《午间评书》栏目及《百晓讲老话》栏目,历经一年半,观众反应良好。

    2001年任台州曲艺家协会主席。

    2008年至今受椒江图书馆、路桥图书馆邀请定期坐堂每周四在(枫山书院)每周五在(南官讲堂)评讲长篇传统评书(台州老话)长达十年之久,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第一代传人:蔡永慎

    第二代传人:蔡继森(师傅蔡永慎)

    第三代传人:陈福财(师傅蔡继森)

    老话自古有之,是一种人类传统的口头表述传播形式。

    台州老话源于历代台州先辈长期累积的生活工作经验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学问,平常都是家族(家庭)长者在茶余饭后有意向族人后生之辈运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授崇尚向善,积极向上的民间文化之一,世代相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九七九年,文艺复兴给“老话评书”带来了生机。评书艺人经常在长篇评书开场前讲一段“台州老话”故事,特别是二00八年至今蔡继森先生精耕文化讲堂十几年“台州老话”信手拈来,听众受益匪浅。

    老话表演形式

    规范型:文化讲堂

    一人、一桌、一椅、一折扇、一醒目

    简化型:茶余饭后,随时随处

    蔡老师个人成就:

    一九八二年台州地区曲艺选拔赛演出“金奖”

    一九九0年浙江省第三届曲艺大赛“优胜奖”

    二00六年-二00七年受邀参加台州电视台《午间评书》栏目及《百晓讲老话》栏目历时一年半讲播《台州老话》故事三百八十多个。

    二00八年出版《台州老话》书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路桥老街人物故事:蔡啸和台州方言老话说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mr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