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因为工作关系,测试部分经常需要与开发部门讨论软件的变更。作为测试人员,不懂开发的代码是常有的事。但是与开发沟通的过程中,我快要接近崩溃。开发人员以“开发语言”讲述着功能变化,除了英语单词认识外,完全不懂他在说什么。当我以测试语言发出问题后,效果仍然一样,得到的回复同样是完全不懂的“开发语言”。
因为不理解,反复进行了三次确认,最后开发终于急了,认为学习能力太差了,讲的时候也并没有做好学习笔记,反复确认太浪费他的时间。
我也崩溃了,那一刻,很无助,“沟通”怎么那么难!!
反复几天,这件事一直在心理挥之不去。测试VS开发,只是一个领域和另一领域之间的对话,而生活和职场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场景。如何与别人沟通自己完全不懂的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02 沟通前做足功课
人物访谈记者需要采访各行各业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对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很熟悉。采访前,他们都需要做足了功课。要尽可能多的搜集与采访者相关的资料,尽快和“嘉宾”熟悉起来。有的甚至要看相关的多本书籍。
除了个人资料,还需要准备采访时的所有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更好的随机应对各种问题。
与自己不同领域的人沟通,也是一样,先调查好这件事的背景,把自己可以做的准备都做了。没有准备的战,必然会失败。
就像上面测试与开发的沟通为例,如果沟通前先通过翻阅资料,调查相关背景知识。比如:网络搜索这个功能的解释,尝试自己找到对应的原代码位置等。
背景调查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提前掌握好了应有的基本知识,就如同沟通前自己搭了一座桥,消除了基本的知识隔阂。
03 邮件先行
在正式沟通前先将沟通的内容以邮件的形式先传达给对方。
邮件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观点和问题。可以让对方更客观的了解到沟通的内容。也让对方有了一个提前准备,不用到现场对方才进行问题的解决,也节省了双方的时间。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写邮件的过程本身就是梳理问题的过程,可以把自己的“需求”梳理一遍并有逻辑的表达出来。要知道,大部分时候,我们自己都很难弄清楚自己的需求。
04 换位思考
能够用换位思维去说话、做事,是高手与普通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分水岭。当沟通不明白时,也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下,他想表达的是什么,而不是一直在想“我”想知道的是什么。
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试着去理解别人的思维方式,可以让别人更能理解你的需求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古兰经里有一句话“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换位思考是一种智慧。换位思考是让自己解救自己的一剂良药。
最后,当问题仍然无法继续进行时,可以考虑退出当前的沟通模式,为自己换取更多思考的时间,下次再约谈。与其浪费时间在无效的沟通上,不如尽早结束无效的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