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月亮与六便士》,作者毛姆没有给我们答案,到底自我与现实该如何选择,也许这是一个全人类的共同话题,书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原是一个位普通的证券工作人员,在四十岁的时候,突然的选择了离开家庭,离开妻儿,开始了自己寻找自我的苦难之路,每当拿起画笔,他才能感受到自我,宁可忍受肉体的折磨和道德的唾弃。
辗转巴黎七年后,又到了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终于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旷世灵魂之作,但在临死前,却又把这幅自己用毕生的精力创作的壁画付之一炬。
我想如果没有结局的毁灭,这一切犹如现实版的励志人生故事,但作者毛姆最终还是甩给我们这样一个人生哲学命题,这是我们无法用功利的世界观所能理解的行为。
在故事的一开始,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偏离道德框架的“疯子”,他自私不负责任,逃避现实,宁可忍受饥寒交迫、食不果腹,仍去努力摆脱一切的社会枷锁,最终成为我们眼中的社会另类,甚至是道德上的败类;在故事的结尾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完全偏离现实的天才,他不以功名为目的,临时之时还要把自己的作品给毁掉。
读懂《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的故事很简单,但读懂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却很难,满地是六便士,他抬头却看见了月亮,这个答案也许只是一个关于“选择”的答案,却不是主人公的灵魂,如果看完这本书,我们仍然停留在“选择”的位置,那我们仍然无法去体会主人公的灵魂,甚至是瞬间的共鸣感,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选择,因为选择的背后总会指向功名。
读斯特里克兰的一生,我觉得伟大的艺术,其实终归是给予不了主人公以力量,他的一生都在被这种美所折磨,虽然自己拿起画笔可以感受到这种希望的存在,但随着自己心中的美,不断的可以付诸于画布,这只是在不断的充实着自己的灵魂,折磨仍然存在,因此他在离开自己家人之后,在巴黎生活了七年,自己忍受折磨了七年。
期间他画出过自认为美的作品,虽然接近自己想象中的美,但还是有距离,随之而来的是这种热情又不断的排斥一切凡俗,继续引领自己去追寻心中的那个美,当未来的一天,完成自己的灵魂之作,又会突然失去所有的力量,恨不得把亲手创造的一切都毁掉。
有人说斯特里克兰是上帝的一个小失误,他把天才的艺术家丢在了世俗的凡间,从六便士到月亮,不是出走而是回归,如果把斯特里克兰的回归,与他继续着的人生相比,六便士的一生和月亮的一生,都是让人折磨的一生,两种人生都是要在这种折磨中,懂得继续下去,而伟大与普通的区别,就是伟大的人知道上帝犯了错误,而自己决定选择回归。
上帝其实是公平的。
文:饼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