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博和《孟子》2班董晓红老师

博和《孟子》2班董晓红老师

作者: dcfac6b15823 | 来源:发表于2022-02-20 16:30 被阅读0次

各位师友大家早上好。我是董晓红,来自《孟子》2班。非常荣幸,2021年8月搭上博和这艘法船,与各位师友一起学习。非常感谢博和给我成长锻炼的机会,作为读经界的小白,接下来我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如有表达不恰当的地方,请多批评指正,以帮助我,有一天能够变成大白,虚室生白,才能吉祥止止。

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当然将来会越来越好,但是古人没有我们这么大的福气,古人有时候还真的会饿肚子。他们生活在乱世中,生活在经济萧条、没饭吃的时代,解决温饱是最要紧张的事。那么我们生在这个时代,物质已经那么丰富了,生活已经那么方便了,人类已经解决了饿死的问题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指出,人与动物不同的是“人性”,那就是仁义礼智信。如果丢掉了仁义礼智信,那人连动物都不如。从禽兽到人的进化,花费了几千万年;从人到禽兽的沦落却只有一念之差、几步之遥!人活着,就不只是食色性也,不只是争名逐利-名与利,就是套了光彩外衣的食与色,追逐名与利的心理和相貌跟追逐食与色的心理相貌,其本质是一样的,甚至更坏更恶。完全化掉那动物之性,让人性通透畅达的人,就是圣人;能力转动物之性,而坚守人性的人,就是贤者;立志向往于人性,让自己生命日渐高明光辉的人,就是君子。陶朱公三次搜刮天下的财富,三度都把所得的财产散出去,是君子,是贤者,但他更敬佩圣人!若他不敬佩圣人,怎么会有这样的心量呢?一般人就是被生物本能所拘束,一直为了求食、求色、求名、求利-为了延续自己生命,延续后代生命,为了拥有更多财富而奋斗。如果问你,你那样的人生,值吗?孟子说得明白:“人之所以异于与禽兽者,几希。”人就是要为这个不同于动物的“几希”而奋斗。这就是文化之所以为文化,这就是教育之所以为教育。

各位师友,我们对孩子教育的期望是什么?我们对孩子教育的期望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哪四个字呢?大家耳熟能详,就叫“品学兼优”,古人叫“德才兼备”。品德在前,才学在后。习近平主席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他也用四个字来概括,叫“立-德一树一人”。这四个字我认为非常精确,非常切合教育的本质,已经把教育的道理讲明白了。我们的教育注重培养一个人,有品德、有智慧!

为人父母者都想让孩子成人成才。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容易的,我们不要辜负他的生命。作为老师也是,你能够培养学生像宋朝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志气与理想,此生达到达不到没关系,反正你就要把握方向。作为老师,要怀着一颗永恒的心,希望下一代走得更远,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自从进入博和,开始诵读经典开始,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我,工作中常常唯分数论,绝不允许我带的班级里有不及格的学生,如果哪个孩子成绩不及格,拖了班级后腿,我会不惜一切时间,盯着这个孩子一定要把他的成绩提高上去。这样,孩子痛苦,家长也痛苦,作为老师的我也何尝不痛苦呢?

自从开始诵读经典以后,我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国家实施双减以来,没有了题海战术,小学低年级取消了考试之后,我们就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在学校里,我们是一手经典,一手教材,教室里每天书声琅琅,孩子们元气满满。我常常鼓舞学生:经典是很重要的,很容易的,书是很容易背的,不要怕,不必问有什么功效,你只要读就对了。其实孩子也不需要你给他讲什么话,只要常常赞赏他就好了。这个寒假,整整30天的假期,我没有布置其他书写的作业,就是利用自己买的读经机,夜深人静或晨读前分章节翻录了《大学》和《论语》的朗读,每两天发一个章节到班级群里,让孩子们听诵经典,孩子们的记忆力真得很好,好多孩子在听诵的基础上,都能够一章节一章节地包篇过关。整个寒假,我们的孩子都浸润在经典之中,我们的口号是读千古美文,做谦谦君子。

所以诵读经典很简单,就是多鼓励,少压迫,多期待,少要求。孩子是被引导的,你引导他走向正途,他将来就可以反过来引导家族,引导国家。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为人家长和师者,对子弟对学生,要教他人生之道,鼓舞他只用心在德上--我们要给孩子这种志气:“只要不饿死,我就要好好做人,堂堂正正面对世界,用自己的生命谱出世界的光彩。”这样这个孩子才可能成为一个开朗光明的人。

最后用季谦先生春日祝福来结束我今天的发言:如果一个人能够立志,又能够读经,能够德日修,学日进,那么随时都是春天,四季如春。祝福我们博和的每一位师友年年都是好年,日日都是好日。我的发言结束,感恩大家聆听。

一一2022年2月20日《不会饿死不要怕》沙龙董老师分享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博和《孟子》2班董晓红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rv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