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金子山美景
抬望眼,一座高大而又雄伟的高山呈现在我眼前。景区内山花烂漫,兰香四溢,百合花高高悬于千仞险境,七里香缕缕幽香令人神往,蔷薇丛丛争艳,木兰灼灼其华。
想像着若是秋季,定是满山野果飘香,枝头红叶似锦,耳畔阵阵松涛,远山隐隐入画。
景色优美的金子山,让我恨不得爬上山去,可惜来不及爬山了。因为已近五点,冬日的夕阳落得特别早。如果我们上去了,也许让我流连忘返,也许漆黑一片,也许除了累,什么也没剩下。
我们在山下的大石碑前合影,爸爸妈妈俩合照时,双手握着那个“子”字,爸爸说:“再生一个孩子,叫陈金子!”
老爸这句话让我们哄堂大笑!
妈妈的表情,有点惊讶、有点惊奇、也有幸福吧!
拍完合影,我和我的同学玉米用登山棒来当刀枪玩儿,当当当当当当,我们打了几个来回,谁也打不赢谁,后来我们还当枪玩攻击树木等等 !
快乐,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

(五)收获
从清远回到广州,到家已是凌晨一点多了。有疲惫,有快乐,也有遗憾。为了弥补遗憾,我查了有关“金子山的传说”。我觉得,体验快乐和增长知识可以有很多方式。心态很重要!分享一下“传说”,也分享我的收获。
金子山有个传说。
传说当年老牛为助牛郎追织女,甘愿牺牲自已,把自己的皮交给了牛郎,让牛郎乘着它的皮去追织女,其遗骸化作了岩石,就是现在的牛角石、铧尖包、牛蹄子岩、牛鼻子洞等。后来,老牛的忠义之举感动了玉皇大帝,私下特许它托胎到一世代种茶为生的李姓人家,做了李家的儿子,他后来考取功名,世称“李翰林”。
民间传说毕竟是传说,但金子山的石头的确是形态各异,别具神韵。
牛角石高数丈,形如牛角,直指苍天;铧尖包峰直挺,如犁铧之尖。
牛蹄子岩形如牛蹄,陡峭无比;寨子岩是自然形成一状如红瓦灰墙小庙的岩石,其三面峭壁,只有独路上下;轿顶梁形如官轿一乘;云亭岩沟深谷幽。
茶园坡绿茶满坡,种茶历史已有上千年;牛角寺从古至今,数代修缮,香火旺盛;牛鼻子洞形如牛鼻,从山这边可看见另一面的林海松涛;云亭二洞每洞深1000米左右,在洞中观洞口,其形如人眼。
狮子岩如一坐东面西巨狮踞于山顶,其眼如火炬;磨子岩其岩形如石磨,活灵活现;白人岩如同一位白衣男子,潇洒伟岸;五杆旗五座山形如旗杆,“前面五杆旗,后面一乘轿,头在阴平尾在县,中间出了个翰林院”,说的就是老牛转世的李翰林,李翰林曾在湖北做官,当时文武官员送礼均为蕨菜,李翰林说:“湖北人以蕨菜为奇货,吾辈生于川北,此为垫圈之物”。
笔架山三峰相峙,形如巨形笔架,相传第二峰上长有一巨松,李翰林功名未就之时,读书通霄达旦,早起洗漱,发现脸盆水中有一松,遂寻之,见松长于此山峰上,后有人准备伐之,往上攀登时,觉有一红孩儿砍吊绳,终不敢伐,后李翰林逝,松自死,百姓取松为灯,燃之如炬。
看了相关传说,我觉得收获颇丰。我想起了唐朝杜甫,二十四岁途经泰山,写下名篇《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人杜甫未登上泰山,却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我感受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还有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虽然我未登上金子山,但是我想起杜甫的这首《望岳》也无遗憾了。美景,在我眼;豪情,在我心;壮志,在我胸!(文/陈柏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