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家里休息,专心阅读,仅仅阅读了100多页,我不是很满意。
今天抓紧了时间,排除了很多干扰,加快了速度,终于完成了毛姆《刀锋》的阅读。
当然,这种强迫自己钉在书桌边,一整天不动的体验不是很舒服,年初居家抗疫时,这种生活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
囫囵吞枣式阅读很难说收获很大。
一整天一动不动,说得好听一点是争分夺秒,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人有一点懒惰。
阅读和写作都是需要长期训练的技术活。
梁文道据说每天读1本书,坚持了很多年。
我全心全意读书,一天最多读0.5本。更何况,成年人的时间和精力宝贵,除去应付谋生和生活琐事,每天有1小时阅读时间,属于奢侈。
这种放假时间,沉浸式阅读,算是一种挣扎吧。
效果肯定不会太好,loser为了对自己有所交代,做个姿态而已。
毛姆的《刀锋》貌似继承了《月亮与六便士》的思想精髓。
一个故事内核,不同的讲述方式而已。
1919年出版的《月亮与六便士》中,男主人人到中年,抛弃了世俗生活,成了一个居无定所,不追求功名利禄,一心只想创作的画家,是半个隐士。
《刀锋》中,主人公拉里20出头就放弃了追求物质生活,一心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安宁,在海外修炼自我多年后,终于回归美国社会,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
这种类型的书籍或许对于我们的启发意义有限。
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庸人和俗人,都是与自己的各种欲望缠斗一生的普通人。
降低欲望实在太不容易,因为我们心性太容易受到诱惑和摇摆。
智慧很多时候,距离我们如此遥远。
我在某条上写的微头条推荐量十分低,我无数次与文友交流,为何自己的文字不受待见?
好几个文友回答,头条的用户大都不喜欢严肃的内容,喜欢轻松愉悦性质的内容,比如家长里短,比如男欢女爱,比如奇闻轶事......
这只是大家客气的说法,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自己本就是个小学生水准的写作者,偏偏还要去竞争激烈的开放平台上码字。
愿意参加竞争也无可厚非,关键自己要花心思去琢磨用户需求,按需写作。
可是,我没有那种创作能力啊。
或者说,很多时候我也很厌恶写自己不喜欢的内容啊。
卖字赚钱不是一个轻松的行当。
我这种急功近利,心态容易失衡,文字功底不太好的人其实是很难入行的。
写了几天没有人看,我自己就想放弃了。
好不容易有几个人看,骂声一片,我也逃之夭夭了。
更何况,大部分情况下,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东西来。
缺乏写作自信或许并不是最糟糕的。
不敢写才最可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