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传统文化和熵的互视

传统文化和熵的互视

作者: 痞子沙 | 来源:发表于2023-02-05 14:53 被阅读0次

    痞子沙

    传统文化和熵的互视

            ——从两种角度理解社会

    生命的尽头是什么?世界的尽头是什么?时间的尽头是什么?

    这些问题知道答案者,可能无法告诉我们,不知道答案者,只有苦苦追寻。

    早起,思绪萦绕,想起了大学时泡图书馆,啃了一本书,里面谈到宇宙的最终是热量达到平衡后的沉寂,熵增到无限大。

    当时,就试着用熵增的思维去看生活中的很多事物,觉得十分有趣。

    然而,人是一个例外,因为人追求高度有序,所以是属于负熵态,但这种负熵终究会回归到熵增的路线上。宇宙还是会一片沉寂。

    那时,感觉到一种莫名的虚无和荒凉,突然觉得既然所有的一切终究要归零,生命的努力还有什么意思呢?

    不过,并没有陷入这种思维太久,因为青春的伤感总是短暂的,投入到别的事情中很快就能走出来。

    以上是铺垫一。

    毕业后的日子接触到另一本书《周易原义》,里面一句话让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说《周易》是哲学。这句话是这样说的,里面的许多卦其实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揭示。

    随后,我用不同的事情去对应其中的“卦”和解释,发现别有一番意思。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万事万物并不是单一发展的,也不是彼此割裂的,都是有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的。

    当我用“熵”来看“易”,发现“熵”中确实体现了事物演变发展的一部分规律,而且这规律在有限的世界中还表达得不错;但是,如果真的完全推下去,就会陷入虚无和短暂之中。

    再用“易”来看“熵”,“熵”揭示的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局部规律,而且在方向上、维度上有一定的条件,就像物理中的“理想实验”,一旦加入新的影响因素,很多地方就要进行修补。

    这是铺垫二。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用这两种思维开启“互搏”模式。

    儒家和“熵”

    儒家强调人需要教育,“仁义礼智信”,从而构建了一个高度有序的社会。在“熵”而言,这就是人的负熵体现,但是当社会长期稳定时,就会随着熵增出现不稳定因素,熵增到一定程度,社会就会崩溃。因为社会的混乱无序是熵的平衡状态。

    用儒家文化再来看“熵”,社会的混乱,其实是人的低级状态,而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所以人们都向往美好的生活,所以人本身会去改变“熵增”状态,于是,人开始互相帮助,互相成长,凝聚成一个“负熵”核心,然后这个“负熵”核心会不断扩大影响力,最终就会形成“大同世界”,高度“负熵”的状态。这恰恰体现了人的思想和独特。

    这个思维“游戏”很有意思,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用“熵”和其他传统文化进行交互。或许会有更多的发现和灵感。

    就此打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文化和熵的互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tz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