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自闭症儿童往往给人的印象是“不爱说话”,喜欢“一个人玩”。社交沟通障碍是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的核心症状,社交动机不足是他们普遍存在的缺陷。因此,从自闭症干预的角度来说,激发社交动机,让他们产生沟通欲望,在环境中主动学习,是很重要的一步,可以让干预事半功倍。
我们为大家介绍4个激发自闭症儿童沟通动机的招数,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起来哦。
1.“停顿”和“中断”
示例:2岁的雯雯不爱看人,很少有目光对视。雯雯很喜欢举高高,每次爸爸下班回家,都会把雯雯举高高3次。这天,爸爸回到家,举起雯雯,2次后,爸爸停了下来。雯雯感到很疑惑,她还想继续。爸爸期待地看着雯雯,雯雯看了爸爸一眼。爸爸和雯雯对视后,再次把雯雯举了起来。
这就是“停顿”和“中断”策略。首先要建立起孩子某个行为的常规(例如举高高、唱歌、吹泡泡等),根据孩子的能力设定干预目标(是要目光对视,还是要点头,还是要产生语言?),然后在行为中停顿或者中断,等待并引导孩子的回应。
2.“看得见打不开”和“看得见够不着”
示例:3岁半的小宇很玩汽车玩具。妈妈把他的汽车玩具放在了冰箱上,小宇很着急,他想去拿,但是怎么都够不着。小宇在冰箱前来回折腾了很久,最终他去找爸爸,拉着爸爸来到冰箱前。爸爸蹲下来问小宇:“要车吗?”小宇急躁地哼哼,爸爸却很耐心地等待。小宇说:“车、车。”爸爸立刻站起来把玩具车拿给了小宇。
通过设置障碍,激发孩子求助的沟通动机。可以把孩子想要的物品放到他看得见但够不着,或者打不开的容器中,然后期待地看着孩子,耐心等待他的沟通。
3.“你要这个还是这个?”
示例:韬韬不太能分清楚颜色。他很喜欢纸飞机。爸爸用红色的纸和蓝色的纸分别折了一只纸飞机,双手各拿一只,举在胸前,问韬韬:“这是红色飞机,这是蓝色飞机,你要哪一个?”韬韬看着爸爸手中的飞机,把手伸向了红色飞机。这时妈妈辅助韬韬用食指指向红飞机,爸爸把飞机递给了韬韬。
选择式的提问可以丰富沟通的方式,增加沟通回合。家长可以双手各拿一个孩子想要的物品,为物体命名(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来,例如不认识物体,可以为物体命名;不会辨认大小,则可以用大小命名),询问孩子要哪一个,并等待孩子的回应。孩子的回应可以是口语或者非口语的(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家长想训练的目标来)。
Q:我问孩子要哪一个的时候,他过来想两个都要,是不是说明他很聪明?
A:一般而言,我们认为这种反应是不恰当的。很有可能是孩子并没有理解“选择”的意思。这个时候家长要进行辅助,帮助孩子完成“选择”。
4.故意给错
示例:阳阳很讨厌喝果汁,她非常爱喝酸奶。这天,阳阳想喝酸奶,但奶奶却故意递给她一瓶果汁。阳阳非常生气,发出“啊啊”的大闹声。妈妈辅助阳阳抬起手,做出摆手的动作。奶奶“恍然大悟”,说:“哦!不要。”然后递给阳阳酸奶。几次后,阳阳知道,当表示不要的时候,可以“摆摆手”。
自闭症儿童在表达“要”“想”的时候,往往相对顺利;而表达“不要”“不想”的时候,却不知道采用哪种恰当的方式。故意给错孩子想要的东西,等待孩子的反应,介入并塑造恰当的行为,可以教会孩子如何用良好的行为来表示拒绝。
除了上述的几种方式,还有其他一些策略用来激发自闭症儿童的沟通动机,帮助改善社交能力,后续我们将继续为大家介绍。
爸爸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场景,找到合适的方法,不要强迫孩子,而是去引导孩子,尽可能创造多一些沟通回合!
---------------------
星儿守望者
专注自闭症家庭干预,依托广州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教授团队,传播科学自闭症干预知识。欢迎加入【星儿守望者社区】,与更多专家和家长一起交流学习自闭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