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从米开朗琪罗到格列柯和卡拉瓦乔(《画面构图与人类视野》之18)
在讨论文艺复兴巅峰艺术的时候,人们通常都会提到文艺复兴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其实这三个人彼此之间并无师承关系,而且风格各异,也许他们的艺术追求也是有差异的。
但人们几乎公认,以拉斐尔为代表的,体现了古典美理想的作品,是文艺复兴巅峰艺术的典范。我也这么认为,因为,我觉得,达芬奇作为三杰的老大哥,出道相对早一点,其主要兴趣,也并没有局限在艺术创作上,可以说,达芬奇是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相比之下,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要更为专注于艺术探索和创作。其中,又以拉斐尔的作品更能体现古典美的理想,而米开朗琪罗,其实一直都是艺术史上的一个不安要素,他也比拉斐尔活得更久,更有时间和机会探索艺术的真谛。
可以说,在活着的时候,米开朗琪罗,就比拉斐尔更不安分于古典美的表现,或者说,在米开朗琪罗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标准的古典美,更没有什么标准的艺术表现方式,有的就是人类表达真实情感的本能冲动,艺术就是这个冲动的体现。
因而,艺术是没有标准的,无论是真实性,还是美感,都不能成为限制人类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栏杆。艺术必然要超越既有的东西,因为人类情感从不会停歇,从不会听从所谓经典或者标准的制约。情感要自然而然地爆发并得以表达,这就是艺术的真谛。
米开朗琪罗很难讨好别人,他是真正的艺术家。这样,在米开朗琪罗的作品里,人们可以感知到真正的艺术力量,这种力量体现在米开朗琪罗作品中富有个性的,从不中规中矩的画面要素上,比如人物形体,色彩,质感与构图设计上。
当文艺复兴艺术发展达到巅峰,人们在拉斐尔作品里那里看到人类对美的把握与表达,几乎已经到达无以复加的顶点。当然,拉斐尔之后,还有人创作出更美,更能体现古典美理想的作品,比如后来的新古典主义,但美到极致也会疲乏,人类情感不会被限制在古典美的理想上,人类对情感的表达,更不可能被局限在拉斐尔的作品或者与他作品相仿的作品中。
这时候的艺术家,更加珍惜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力量和艺术探索的勇气,很多人开始仔细琢磨米开朗琪罗艺术手法的真髓,试图发现其艺术力量的奥秘。
但很多人“画虎不成反类犬”,他们没能从米开朗琪罗作品里发现这位艺术家生命里的艺术奥秘,而只是模仿了米开朗琪罗作品画面人物形体,或者质感,或者构图上等某一方面的特征。
这些人孜孜不倦地从米开朗琪罗的作品里获取营养,然后开始自己的富于想象力的尝试,结果,在几十年时间里,出现了大批突破拉斐尔古典美理想的作品。这些人的作品并无统一的风格,也不是统一的流派,但都被世人称为样式主义作品。
应该说,样式主义盛行之时,有点像是佛陀所在的“沙门运动”时代,或者中国的诸子百家时代。
所谓“沙门运动”,就是古印度婆罗门教衰落的时候,各家各派纷纷出现,蜂拥而起,提出不同于婆罗门教义的新信仰和新传统。当然,无论是印度的“沙门运动”,还是中国的诸子百家,最后能活下来,并成功地被后人发扬光大的也就只有寥寥几家。
样式主义时期,也是各类英豪辈出,但最终也就只有几个人的风格得到后人的持续传承,甚至还发展出更加新颖的艺术风格。
可以说,样式主义的创新应该是从米开朗琪罗那里获得相当的启发,然后在分化出各有特点的新风格,其中最典型的有二个人,一个是卡拉瓦乔,另一个是格列柯。
我觉得就样式主义相关的艺术风格发展线索而言,有几条线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条线索是从米开朗琪罗到样式主义风潮,再到样式主义大师格列柯,直到20世纪初期的表现主义。
另一条线索则是从米开朗琪罗到样式主义,再到极富个性的用光大师卡拉瓦乔,再到巴洛克风格。
还有一个线索也是从米开朗琪罗到卡拉瓦乔,再到后来的现实主义艺术。这是从卡拉瓦乔延伸而出的另一条艺术探索之路,可见卡拉瓦乔非凡的创造力。
当然,被归为样式主义艺术家的还有很多人,他们并不像格列柯和卡拉瓦乔那样有明显的后世承继者,但他们都是那时候逆反古典美的理想,是勇敢突破文艺复兴巅峰时期艺术规范的真正艺术家。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P365有图234,是著名样式主义画家帕尔米贾尼诺所作《长颈圣母》(1534-1540).这幅画里,圣母虽然处于“圣母之位”,但完全失去了圣母的典雅优美,天鹅般的长颈,显得有些怪诞。整个画面也失去了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画面应有的那种对称或者平衡,众多人物拥挤在画面左端,右侧则空荡荡,略远一点有一个不成比例的小人,跟圣母硕长的大长腿,和异乎寻常地变态般伸展的身躯相比,简直比侏儒还要小!小人旁边还有一个莫名其妙地拔地而起的圆柱子,这根不知有何用途的柱子,倒是从视觉上,多多少少地,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左侧的人群。如果不是左侧人物太高,右侧人物和景物太低,这个画面倒是有点“维纳斯靠枕”的感觉,但让人觉得怪怪的。
帕尔米贾尼诺的《长颈圣母》画面上人物和景物尺度比例失衡,让人想起我们在前面章节提到过的德国艺术家格吕内瓦尔德所作的《磔刑图》。那幅画里,耶稣的手明显几倍于抹大拉的玛利亚的手,可见即使在文艺复兴鼎盛时期,富有独创性,而不拘于所谓规律与规范的艺术家,也敢于突破权威,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达真实内心。这正是样式主义的艺术精神所在。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在总结样式主义艺术家的理想时说到,“帕尔米贾尼诺和当时那一批力图新颖出奇而不惜牺牲艺术大师所确立的自然美的艺术家,大概是第一批现代派艺术家。”
他在后面接着说,“所谓的现代派艺术可能来源于类似的愿望,亦即企图避开明显的东西,追求跟传统的自然美不同的效果。”
贡布里希在这里实际上说了二件事,第一是样式主义的逆反古典美理想的努力,为现代派艺术的突破艺术美提供了榜样。第二则是,不管样式主义努力的效果如何,这种突破传统的精神,恰恰是艺术的真谛,也是现代派艺术,以及一切突破艺术美,甚至反艺术的艺术家得以成功或者得以立足的依据。
贡布里希在这里的总结,也解释了为什么格列柯和卡拉瓦乔会那么重要,因为,这二个人的作品,不仅仅表现出逆反传统古典美的规范,而且还得到后世艺术家的效仿,影响了一大批后世艺术家,还形成了十分强势的艺术流派。从格列柯到表现主义,而从卡拉瓦乔则分出了巴洛克和现实主义。
当然,除了格列柯和卡拉瓦乔外,还有很多缺乏明显艺术流派传承的其他样式主义艺术家,比如16世纪后半叶的威尼斯艺术家丁托列托。
《艺术的故事》P368有图236,是丁托列托所作《圣马可遗体的发现》。这幅画,明显缺乏古典美风格的典雅均衡的画面布局,也没有拉斐尔或者传统威尼斯画派大师提香画面的那种美妙色彩,整个画面都十分古怪,令人惊悚,可以说是杂乱无章,毫无任何美感可言!
贡布里希在讨论了丁托列托的作品后说,“丁托列托不惜牺牲柔和的色彩美,而那些色彩美本来是威尼斯画派,是乔尔乔内和提香,最为自豪的成就。”
在更靠后段落里,介绍了当时的伟大批评家瓦萨里对丁托列托的批评后,贡布里希觉得应该实事求是地考虑一下丁托列托创作这些惊世骇俗作品的内心,他说,“像丁托列托这样一个人是想以新的观点来表现事物,想探索……新方式。”这有点辩护的味道,但也应该是实情,因为,探索新方式才是艺术的真谛,而不是按照某种既有模式去表现既有的观念。
总之,说到样式主义,通常是带有一定的贬义,但人们无法否认其中有能开天辟地的大师,他们成为引领一代新艺术风格的先驱,比如格列柯之于表现主义,卡拉瓦乔之于巴洛克和现实主义。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管是否有后人传承,那个时期表现出逆反古典美规范的突破者,才是那个时代进行探索的艺术家。
无论是格列柯,卡拉瓦乔,还是丁托列托之类的不按常理操作的艺术家,他们都是米开朗琪罗的后人,也是真正尝试过米开朗琪罗所代表的那种艺术探索,并触碰过米开朗琪罗艺术真谛的艺术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