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哈佛极简中国史, 这是精华读后感

哈佛极简中国史, 这是精华读后感

作者: 超级连接者王学勇 | 来源:发表于2017-11-16 09:54 被阅读0次

亲爱的各位书友,今天是和学勇每天读一本书的第528天,第528本,今晚我们要分享的这本书名字是《哈佛极简中国史》,从文明的起源到二十世纪。

这本书与咱们刚刚分享过的易中天先生的中华史可以互相验证的来看,易中天先生的中华史我们已经分享完了,他到了隋唐的时代之后就还没有被输入到我看的那个全集里面,今晚我们是从外界,从中国之外的民族来审视中华的历史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同时我们又看到很多的学者看历史,实际上他的角度是相同的,比如像这本书它从整个中国的地理、从中国的哲学观、从中国的文化、从中华的制度、从中华的经济的制度演变来看一个中国的历史,因为中华文明是古文明,到目前为止依然延续并兴盛的民族,而其他的几个古文明已经完全地成为这个世界的边缘化,甚至已经消失掉了。

那么中华文明到底是因为什么延续至今呢?关于这个问题易中天先生的结论是三个,我们曾经多次分享过,第一个中央集权、官员代理和文化的伦理。那么哈佛作为一个外面来看中国,他的观点是什么呢?在书中他强调了中华民族之所以延盛至今,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自于人口的密度,因为中国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土地相对肥沃,所以人口的密度始终比欧洲包括南亚四大陆都会密集,而这样的人口的密度就会带来交流、互动和对外在民族的同化,我们看中华帝国自历史上以来有两次外族统治,一个是元一个是清,但即使元清入华,依然采用了或者说大部分采用了当时中华所通行的政治制度和官员体系,同样的元、清两个在中原看起来的外族异族人他迅速地被同化,而其中作者认为是来自于人口的密度,就如同我们分享创业一样,我们说创业我们看方向、看趋势、看未来,一个最为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口的结构发展趋势。

今天我在朋友圈里面给投资人所分享对未来社会的思考,他说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很多的技术实际上都不如一个因素来的更为重要,那就是人口,比如中国目前人口的出生率已经非常之低了,在这样一个大国,在这样一个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富裕程度的大国,未富先老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社会现象。同样的中华民族这些年来,2500年来所延续就来自于人口的密度,所以我们每个书友去思考自己的问题或者思考创业的时候,可以从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来入手。

我们说中华民族持续到今天的一个另外重要的要素就来自于中国的文字,中国的方块字在北方至南方几乎成为一个统一的文字和语言,这样的文化的同致性,用统一的文字适用于中国所有的方言,所以少数民族甚至我们称之为蛮夷的统治者被迅速地汉化,相反,我们看印度我们看罗马帝国,他们衰落以后,地中海地区重新分解到原先的几个文化区域,拉丁语是西方教堂中普遍使用的语言,但是对大多数的基督徒来说它是一个外语是弥撒的一种神秘的一部分,即使在意大利,它也只是一个书面语,与日常使用的口语相分离,所以欧欧洲的诸多的语言和文化是造成分化的力量。

第三个中华民族延续2500年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儒家对中国的长期的大一统的观念,因为佛教在中华的胜利不如基督教在欧洲胜利那么彻底,儒学传统讲究大一统,在贵族和宫廷中得到存续,我们在易中天先生的中华史中曾多次谈到了儒家在历史中的不断变形,不断地有儒学的兴盛,不断有新儒学,到目前为止在当代社会依然在提新儒学,那就来自于这样的文化,对中国的整个思想意识的统一。

第四个原因就是,在汉代以后中国的北方政权是有两种的力量结合的,一个是汉族以文化以农业为本的经济实体和草原民族强大的军事力量相结合。在这样的基础上,就相对于更容易统一,而欧洲却没有这样的情况,正是由于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说过,在隋唐时代重新统一了中国。

我们说中国是一个非常早熟的政治制度和非常早熟的国家,实际上西方在十八、十九世纪才出现了与唐代和宋时期的政治制度相比肩的官僚体系,我们刚才分享了这本书对中华文明2500年延续的原因做了一个简要的分享,我们回到这本书本身,这本书以一个编年体的框架,就是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延续,从我们的古文明到秦汉到后续的每一个重要朝代的过程来进行一个编年的框架并进行了概述,在不断地关注每一个统治王朝同时也跨越了朝代限制,对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特别是哲学观给予了不断地关注,实际上我们看到文字所承载的历史总是抽象的,而在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变化和稳定中,都是一个个亿万人情感和行为的综合结果,我们说人是一个社会动物,我们在讲中华史的时候曾经讲过,人组成了社群,由社群组成了这样的一个类似于部落,由部落组成了部落联盟,由部落联盟发展成国家,由国家有了国际关系,实际上每一个都生活在一种社群中,而社群的基础单位就是家庭,通过这样的社会关系和更广泛的社会连接决定了这个国家发展的方向,实际上我们看历史是希望通过历史的脉络能力看到发展的未来,比如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秦汉、唐宋的历史研究依然在继续,比如说实际上我们说英文的china就是来自于秦的音译,而对这样的一个历史的研究让我们能够去了解到不光是我们自己还是外族人,对我们中华的理解。

我们理解了我们是从哪里出发,经历了什么,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所发生的,所以说虽然我们说以史为鉴,而实际上当我自己去看了这么多的历史书,从不同的侧面从公开的出版物的过程中去阅读的话,我们对历史的脉络,对如何跨越每一个个体的命运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样的历史的波澜壮阔中去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我们说人是无法跨越,或者无法超越历史的系统的规律的,我们的历史做到今天,我的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在系统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透过系统的变化,了解到他的发展的脉络,同时会看到今天到底在哪里,然后每一个人在这样的脉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说中国的哲学包括世界哲学都产生了铁器时代,在那样的一个文明灿烂的时期产生了文明,一直延续至今,那样的文明那样的哲学观以及他起源于那样的宇宙观到现在依然是那样吗?

我们刚看到腾讯发布的全球的科技论坛上很多的对于世界的探索,也许我们的宇宙观已经发生很多的变化,而这样的宇宙观的变化可能跟我们过去的宇宙观所延伸的哲学文化有很多冲突的地方,也许这就是转型,这就是动荡,这就是人们的意识形态的混乱,也许我们正在重构这世界,各位你观察到了吗?现在很多的书,或者某一类书特别的火叫“重构”,重构公司、重构组织、重构团队、重构文化,这就是个重构的时代,重构到底重构什么呢?这样的重构是我们当下的个案还是历史上也经历过这么多,这本书中他讲了很多重构,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从铁器时代到商业文明,而现在我们所面对人工智能同样的面对这个问题。

今天上午的时候我曾经听了一段腾讯全球合作伙伴的论坛,主持人问了一个问题,他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到底有什么尊严?而这样的一个过程的问题让我在历史中会看到,当铁器出现了,当工业电器出现了,过去的生产关系就会面临巨大调整,人就要在这个过程中去起伏跌荡,所以推荐各位看这本书,以一个极简的文风让我们感受2500年的动荡,知道一个人如何面对未来,我自己个人感受就是这样子,不逃避去面对,看到其中不变的规律和变化的那个点,正可谓道可道非常道,他是一个非常道亦是可道,关键是我们怎样去把握那个平衡,祝福大家,晚安!

【创办人简介】

王学勇

企业教练、行动学习催化师、心理咨询师

“和学勇每天读一本书”创办人、受邀济南电视台《文化泉城:我的故事我爱的书》分享嘉宾山东学习型企业家俱乐部总执行长受邀担任《齐鲁创业 》、《我能赢》、《乡恋》等省内多家广播电台栏目嘉宾,职场求职栏目《才女无敌》职场顾问2017年“创客中国”山东省创新创业大赛评委“齐鲁银行杯”济南2017创业大赛评委等

研究方向:企业价值增长,组织转型,企业教练培训教练领域涉及能源、制造、银行、医药、IT、零售连锁、餐饮、教育培训等数百家企业

每天都是精华,还不关注?

相关文章

  • 哈佛极简中国史, 这是精华读后感

    亲爱的各位书友,今天是和学勇每天读一本书的第528天,第528本,今晚我们要分享的这本书名字是《哈佛极简中国史》,...

  • 好书推荐:哈佛 极简历史系列

    ​哈佛极简历史系列由四本书共同构成:《哈佛极简中国史》、《极简人类史》、《极简科学史》以及《极简海洋文明史》。 《...

  • 《极简中国史》读书心得

    《极简中国史》读书心得 2018.01.28 读懂历史,珍惜现在 社科大厦4号.沈阳梦想 要写《极简中国史》,都能...

  • 西方学者看中国

    读《哈佛极简中国史》 西方学者写中国类的学术著作中,这是一本在欧美深受欢迎的中国史读物,是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都...

  • 每日有书: 哈佛极简中国史

    ——· 思维导图 ·—— ——· 关于本书 ·—— 《哈佛极简中国史》不同于西方学者写中国类的学术著作,对于不同朝...

  • 极简历史系列 极简人类史 极简科学史 极简海洋文明史 哈佛极简中

    下载地址:极简历史系列 极简人类史 极简科学史 极简海洋文明史 哈佛极简中国史 套装共4册[www.rejoice...

  • 哈佛极简中国史

    第一段为早期中国,由旧石器时代开始至铁器时代的周朝结束。在这一段历史中,中国拥有夏商周三段朝代,发明了青铜冶炼锻造...

  • 哈佛极简中国史

    哈佛极简中国史讲述了中国上下的历史政治制度,其中我最看好的朝代就是明朝,他虽然极为严厉,但是就开创了一个...

  • 《哈佛极简中国史》

    最初奔着中国史而看的,通过外国人的角度来讲解中国史,主要是以中国的文化和经济为主线,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

  • 哈佛极简中国史

    前后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看这本书。 从前读历史,更多把它当作一个故事,但是这样一本历史读物,不同于以前读过的任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哈佛极简中国史, 这是精华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ak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