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身边小伙伴有彷徨痛苦的时候,我都会推荐她读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推荐这本书,不是因为作者被称为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作家,也不是因为这本书一出版就名列中国台湾各大书店畅销排行榜,在中国大陆出版后马上成为现象级畅销书,引起广泛影响,被称为“心灵成长领域的必读经典”,而是在于其内容。

一、因为它好读。
世面上的心灵成长书千千万,但对于没看过此类图书,甚至毕业后就没拿起过一本书的人而言,直接上手克里希那穆提一类抽象型、哲理型实在太难,而且也读无所获,失望而去。毕竟,对于ABC刚入门的初学者来说,一下做四级真题这事儿不是很现实。
所以,诸如《遇见未知的自己》这种心灵小说,把比较抽象的道理揉碎在情节丰富的故事里,对于初涉心灵成长领域的读者来说再合适不过。
毕竟,看的懂《三国演义》的人总是比看的懂《三国志》的人多,而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人又远多于《三国演义》纸质书的阅读者,这一点,相信今后也是不会变的。
这,或许也是此书上市后赢得广泛认可的原因之一。

二、因为它有用。
当人在痛苦到想从书籍中寻求帮助的时候,最好先找简单有效立竿见影的书来读。就像如果我们加了一天班都没能吃上饭时,面对马上能吃到的麦当劳汉堡和要等四小时的佛跳墙二选一时,一定果断选择前者一样。吃快餐可能不够营养,但胜在立等可取,读心灵成长书也如是。
毕竟,置身困境中的我们,对于精神安慰的需求不是一般的急切。就好像切菜时切到手赶紧找个创可贴最重要,而不是花上几个钟头慢火炖上一盅补血汤给自己补充营养一样。
从某种角度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就是类似麦当劳、创可贴一样的存在。你可以说书中的一些理念是对于某些知名心灵成长书的洗稿,也可以说作者的部分观点略显偏激,太过鸡汤化。比如大名鼎鼎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一类。

但是,我们得说,书中讲述的大部分东西,对于处在迷茫与痛苦中的读者,是非常实用的。
算起来,这本书出版到现在已经十余年了,从出版以来,我们便经常能在网上看到读者对于这本书的赞扬之词,许多人都分享了看了这本书以后与家人和解的经历,情真意挚的表示这本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等等。
的确,书中作者借故事所讲述的那些道理,即使放在今天,也都非常适用。而且张德芬是以一个普通上班族的经历来阐释自身观点,故事中,女主人公若菱遇到的职场竞争、同事排挤、婆媳关系等等问题,都是我们每个人经常会遇到的,所以在看故事时特别容易产生共鸣之外,也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毕竟,许多质量很不错的心灵成长书,讲述作者如何放弃十丈软红,随上师修行那种,好则好矣,但不实用。因为读者在翻开书看之前,是实实在在在现实生活遇到了难题,希望得到解决的。所以这种能给人提示实操方案的书,当然是更适合广大读者的,即使在今天看来,也给带给人们许多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