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操场
上一次对于操场的记忆,还是上学的时候。虽然我的体育全程免修。
但是“体育课”是唯一可以在学校里疯玩的时间。所以那四十五分钟没有人愿意放弃…
那时的我,喜欢在体育课上,为大家做拉拉队,或者在自由活动的时间——上场与大家投篮比赛,还有跟着大家练习太极等有趣的项目…
自得其乐的样子,把自己融入了那个集体里,倒不曾感觉边缘化。
夜里有幸,参加了心理师朋友的一个讲演室——在腾讯会议里的互动交流,隐去了现实世界可能有的尴尬,所以只是耐心地听,细细地想,就是!
案例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担忧——面临初三的升学压力,孩子的成绩不稳定,使得在案例分享里,可以觉知到母亲的焦虑,已经十分严重,却束手无策。
其实这样的事件,可能每一位父母都会遇到——青春期的孩子,是思想与个人觉悟的第二次成熟。他们有更多自己对于未来的设想与规划——就是追梦的年龄。
他们会有更多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在案例的分析中,了解到孩子理科优秀。只是语文与英语较差。
可以看出孩子的智商是正常的,只是厌恶文科的学习方式——所以成绩不好。
在我念书的时候,虽然不曾偏科。但是对于语文的背诵,依然抵触——那时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理科,造就的是人的理性思维;而文科,却可以培养人的感性思维。如果你不想自己成长为一个冷冰冰的“冷血动物”…那么语文,就必须学好。而且要发掘语言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长成有血有肉的人儿”!
也许这是一个比较正面的思路,可以用来引导讨厌文科的学子们…
昨晚,案例里的求助者——其实是母亲自己,是她的焦虑,让她感到孩子面临着危机。
我想: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至少自己的信念,对学习的态度,很难发生大的不一样。
但是用理智与包容的心,去接纳自己的焦虑,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己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
每一个行走在世间的人,不停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激励自己更好地向前,但如果总是无法摆脱精神压力的重担,或者困扰频繁——影响到生活,那么是极易造成心理与生理得病的…
咨询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协助求助者,走出这困扰心境的觉知,使其具有一定自我修复的能力!
许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