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1118重走红旗渠

20231118重走红旗渠

作者: 在水一方198158 | 来源:发表于2023-11-17 08:22 被阅读0次

    重走红旗渠

    第一次来红旗渠,记得是在网研社第一届年会结束后,会务组安排大家到红旗渠,先到纪念馆,再走红旗渠,一览红旗渠的壮观,被红旗渠精神洗礼。

    第二次来红旗渠,是本次河师大培训带来的福利——在教育研学第三周,项目部安排了红旗渠重温红色记忆 凝聚奋进力量这一研学活动。

    第二次来到红旗渠,与第一次不同的一是同伴。上次来是和网研社的几位老师,而这次一行来此的是近500名培训学员,陪伴我左右的是我们十七班的兄弟姐妹。

    路线也不同。第一次是先到红旗渠纪念馆,再到青年洞。而这次恰恰相反。

    第一次来,没有请导游,就凭我们的眼睛看。而这一次,项目部为每一班都请了专业的导游。我们带上耳机,听导游全程讲解。知道了关于红旗渠的很多以前不曾听到的感人故事。

    工程未动,测量先行。红旗渠总干渠要以1/8000坡度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穿过,测量的水准直接决定着红旗渠工程的成败。负责测量的工程技术人员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工作上精益求精,工具上土法上马,发明了“盆面测量法”,以弥补测量仪器的不足。他们踏遍千山万不显山露水,吃尽千辛万苦不喊累叫苦,以自己的艰出为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打下了基础。

    我们来到了创业洞,导游告诉我们创业难,在全局性经济困难时期创业更难。最困难时期的1960年11月,东姚公社的民工开始了凿通创业洞的工程。修渠民工全凭着一锤一钎、一锹一镐艰难开凿,以血肉之躯与坚硬的岩石抗衡。1961年9月,长63米、高5米、宽6.3米的创业隧洞终于打通了。民工们以无比的英雄气概和高昂的热情抒写了艰苦创业的壮丽篇章。

    铁锤叮当,钢钎铿锵,打破了太行山亿万年的寂寞;炮声隆隆,无坚不摧,撕裂了干渴的旧山川。林县人民以渠线为弦,以炮声为鼓,用铁锤钢钎弹奏了一曲重整山河的英雄交响乐章,时代的强音在太行群峰间回响。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修渠工地上10年间持续不断地克服了许许多多难于想象的、人们认为不可能克服的困难,缔造了红旗渠这样伟大的水利工程。这个英雄的群体已化作一座巍峨的山碑,与太行山永恒。壁立千仞,渠流万古,英雄的故事总在一说再说。

    本次游览红旗渠,给我印象深刻的除了当时的县委书记杨贵,还有设计师吴祖太和县领导马有金。

    吴祖太是黄河水利学校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分到了新乡,当他一听说林县要准备人工挖一条渠来解决群众的吃水问题时,就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林县。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他便绘制除了红旗渠工程的第一张施工图纸。

    可惜的是在一次现场勘察时,不幸被落石砸中,当场牺牲,为了红旗渠,他献出了自己27岁的生命。吴祖太的妻子是一名小学老师,新婚燕尔,有一次来林县看他,在火车站为救一名小孩儿也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另外一个英雄人物是被称为是“红旗渠工地上的实干家”“跟群众同甘共苦的干部”“黑老马”,他就是红旗渠总指挥部指挥长马有金。

    他的母亲常年生病卧床,需要照顾,但他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交给了红旗渠,照顾母亲的重担全落在了妻子肩上。母亲去世时,他还在工地上正抡着大锤。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他连忙赶到家,做了出人意料的决定——当天下午母亲下葬(当地的习俗是去世至少在家亲人守孝三天才下葬)。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马有金的事迹让我们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参观红旗渠纪念馆,一组数据、一条规定、一份礼物、一个细节是历史的再现,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是当代红旗渠精神的呈现。难而不惧:在理想召唤下排除千难万险。富而不惑:在物质大潮中坚守精神家园。自强不已:在激烈竞争中壮大发展,不断超越。奋斗不息:在复兴道路上奋力拼搏,永不停步。这是时代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一面信念教育的旗帜,引领前进方向。红旗渠精神是一尊党性教育的丰碑,奠定思想根基。红旗渠精神是一座道德教育的灯塔,照亮精神家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1118重走红旗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by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