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盼望过年的时候,应该是十数年前。
那时候年岁尚小,年味也很浓。
春节前夕,父母早早就会买好那天要穿的新衣裳。
还会买一些烟花爆竹,等着夜色时噼里啪啦的响。
那时候很多亲戚就住在前后院。
每家的院子里都会用煤炭堆出塔状的旺火。
夜幕降临,点燃旺火。
一群人围着烤火,备上吃食。
年节的菜色五花八门,满满一桌子。
孩子们嬉笑着放上几个小时的爆竹。
大人们就坐在一处,打打牌。
小镇里处处张灯结彩,整夜通明。
更有各色烟花在天空里炸响到天明。
等到第二天一早,还能收到大人们准备好的红包。
往后的好几天都觉得自己兜里有钱,阔气十足。
而不觉得年节有趣,大约是在收不到压岁钱之后。
这一项关于过年的进项被砍掉。
还得为新长起来的小一辈准备红包。
关于年节的仪式有很多。
可关于钱包的仪式感没了,快乐真的会少很多。
且随着经济条件变好,对新衣服的期待值也几乎为零。
随时随地都能去选购,自然不用特意挑个日子去买。
至于年节那些吃食,更是稀疏平常。
大家的胃早就被养刁了,根本不会垂涎那些家常的菜色。
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家庭。
就算是逢年过节也很难聚在一处。
都是各自的小家组合一处过个春节。
过了二十岁,也不觉得燃放烟花爆竹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遇上天气冷的时候,在夜色里点鞭炮甚至是种折磨。
因为外面燃放爆竹的人太多,空气都变得呛人。
在外面待久了,回家后基本就是灰头土脸。
到处都是炮竹燃放后的碎屑,落得发丝里都是。
而年节让人不期待的原因。
除了这些曾带给我们快乐的事项。
还有一些如今一旦提及就让我们不快的事情。
一到年节,少不得要去走亲访友。
久未相见的人,对各自的近况都十分感兴趣。
从前是询问成绩,如今问的更多。
工作状况,情感程度,基本都要八卦一下。
而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年轻人最不想谈及的事情。
偏偏问出口的都是些长辈。
就算内心不悦,也不好出言反驳。
只能维持着得体的假笑,没话找话说。
许久未见的人,再相见时更能看出各自的变化。
而岁月都在我们的脸上留下太多痕迹。
身边的人几乎肉眼可见的在苍老。
每一回相见,都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而更让人难过的是,我们能去拜年的人正在逐年减少。
有些人成了回忆里的人,再见他们只能去坟前拜会。
不期待过年,是因为那时的快乐。
于如今的我来说,有些不合时宜。
而年节匆匆一见后,是更长远的别离。
就像是那一整夜沸腾的烟花。
碰撞出花火,又转瞬即逝。
每一年的春节,都在提醒我们时光飞逝。
要挥别不想告别的过去。
要继续迎难向着未知的彼方。
我们都不再年轻了。
年节的快乐属于那些正童真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