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人会说,谁都愿意有一个好心情,可是生活中让人烦心的事太多,怎么可能总是保持好心情?生活中的确存在许多事件,但想来家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有时两个遭遇同样不幸生活事件的人,一个能够泰然处之,另一个却痛不欲生。其实,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发生事件,而在于我们是如何看待、评价并解释我们所面临的事件。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具备积极看待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使自己具备健康的心理,以下就介绍一些心理自我保健的方法。
一、认识自己,知道“我是谁”自我认识是一辈子的事,因为人在不断地成长与发展,所以就会有对自己的不断的认识与发现。有关自我认识的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不解决,人生中的许多问题都会受到负面影响。自我认识的方式有许多:自己反思,读书,读传记,观察别人、与别人讨论,以及在试错排错的行动中认识自己等等。
二、确立目标,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现在的社会风气很浮躁,能够抵御环境诱惑,做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也同样要付代价。但不论做自己还是随波逐流都是要付出代价,两种选择间的差异在于:后者关系到你当前的状况,而前者关系到你日后长远的发展与快乐。
人生的目标有有小,人生的规划也有长有短,我们不必要求自己立刻就做出太长远的规划,但至少要有个三年或五年规划,那种方向性会使我们感觉塌实和充实,并且也有助于我们积累成就感。在为自己确立目标时,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二是清楚自己的目标与社会利益有没有本质上的冲突。当然,人对自己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也许在现有目标上工作一段后,你对自己的潜能又有了新发现,那就有必要为自己设计新的更高的人生规划。
三、能建设性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各种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它们是与生俱来的,不存在好坏之分,但是满足需要的方式却有优劣之别。有的人以破坏性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结果使自己陷入困境,而所谓建设性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是指用那种能使自己进入良性循环的方式去满足自己。
四、能与自己和他人友好相处
对自己友好就是不苛求自己,学会以喜悦、欣赏的态度接纳自己,并在此前提下以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的方式发展自己。对他人友好指不苛求他人,能容忍他人的弱点,发掘他人的长处,能和他人友好合作,共享生活。这不仅可以满足我们与人交往的社会需求,使自己多一份好心情,还有助于我们建立强的社会支持系统。
五、能保持开放的心态
首先是指能敞开心扉面对世界,让欣赏和选择多于批判和拒绝,这能使我们与世界保持良好的接触与交流,也有助于保持心情舒畅;其次也指应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否则不要说成长与发展,连生存都会出问题。
六、注意躯体健康
身体健康的人通常精力饱满,这不仅有助于其处理与应付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人得以享受生活与工作的前提。要保持躯体健康,就要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一个人完全有可能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获得身体甚至心理上的健康。
七、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人们的情绪受到困扰,甚至积郁成疾,实际上只是由于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避免心理问题,做好自我心理保健,就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而具备此能力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论面临什么问题,都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此外还要注意,情绪先行。所谓“当事者迷”,就是因为情绪让他迷乱并且困惑,所以我们就有必要先调节好情绪,然后才有可能集中精力去处理问题。
八、要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系统
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彼此支持共同发展的'。人有助人的需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助人会使助人者也感觉快乐,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亲密程度。对别人的支持,我们要有感恩的心,要懂得感激和回报。我们既要具备利他与助人的精神,又要学会量力而行。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实在帮不上忙时就要及时、明确地告诉别人,以免耽误别人的事。
九、要懂得劳逸结合
要学会富有创造性地休息,还要为自己留出能使自己更新、成长、补充能量的时间。
十、学会忍受现实,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类事件,它的发生是不可逆的,带给当事人的痛苦是永久性的,譬如失去亲人。面对这类事件,我们能为自己做的最具建设性的事,就是正视现实,学会忍受痛苦,把自己的能量用到有意义的、能使自己摆脱痛苦并且有助于个人成长的事上。将痛苦转化为激励自己成长的资源,我们的痛苦就没有白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