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年前接了运营组一个需求,希望有一套优惠券系统,可以在任何假期和任何不是假期的时间里,多一些噱头,跟用户多亲密接触几次……
组里的小朋友接到需求后,就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了。先拉了个会,请了运营组的所有同学参加,倾听他们的需求。而当时PDD优惠券刚出事,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又请了运维组和基础架构组的同学开了另外一场会,认真讨论和反思了PDD。
这两件事,就用了两周时间。
业务需求老是变,产品到底怎么办?过完年后上班,组里的小朋友开始哼哧哧的干活。又两周后,找到我,说老大找个时间聊聊?问问有关优惠券的事情,我说咋了,他说感觉东西忒多,做着做着就有一点做不动了,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我拿着他的需求看了看,发现他是这样做这件事的:
一、对优惠券下产品定义
定义了什么是优惠券,分为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的触发规则是什么。非常多,此处略去。
二、描述了产品设计的边界
涉及了哪些终端,哪些是H5,哪些是原生。涉及了哪些系统,哪些是业务系统,哪些是账务系统。涉及了哪些流程,如生券流程、券激活流程、发放流程、生效流程、对账及容错流程(PDD的雷)等等。
三、制作原型
制作了用户领券页、使用页等一些交互,然后制作了一个后台交互,对的,你没看错,是个后台交互。怎么样在后台生成优惠券,怎么导出用户使用明细等等等等。
四、需求编写
写了大概三分之一,就死在这个流程上了……
这样做有什么问题么?
业务需求老是变,产品到底怎么办?每个产品方案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这个方案从一开始计划周密,准备详尽,虽然大骨头难啃,但多给点时间,没有吃不下的座头鲸。但缺点是什么呢?
第一,交付时间过长。这个需求全部交付给开发,怎么着也得一个月。想想老板的脸色~
第二,过长的交付时间,并不能保证开发速度就快。有些产品会琢磨,我万事俱备,一应俱全,开发起来就会快不少,所谓前面浪费的时间都补在后面去。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东西越多开发吃透的就越慢,干扰项就越多,风险就越大。不符合快速迭代的要求。
那怎么做才能避免呢?
这个项目我作为产品负责人同时,我也是老板(需求提出人之一),正好说一下我对这个项目的做法和期望:
第一:老板视角:对优惠券的定义
我的痛点是指标,关于用户端到端转化的指标。目前产品手段已经穷尽(达成60%),仍距离目标有所差距(目标值65%),只能从产品运营角度考虑,因此我想到了优惠券。
那么转化率流失最高的是那一步呢?用什么样的优惠券才能消除差距?
用这个思路,想到的优惠券,才是当期迭代要试验的优惠券。想明白了目的,就能过滤掉99%的优惠券种类。
第二:老板视角的产品边界
快速上线,快速试验,快速优化。
因此可以没有后台,增删改查,可先通过硬编码实现。
可以没有可视化报表,但数据必须要入仓,可以通过sql的方式先看着。
可以没有成熟的防诈骗,防盗刷机制,但必须要做好开关(监控也可以酌量加上)。
第三:原型和交互、需求文档
定义了上面的第一和第二,这个需求就没有交互稿了。直接出围绕优惠券的若干视觉即可。
这个需求文档1000字内就搞定了。
总结:
偏业务的产品遇到业务需求时,99%的产品经理都会被业务方拐走,以致做出的需求背离产品本应有的特质:小、快和预留性。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业务需求还没上线,业务就取消或者发生变更了(仔细想一想,有没有被业务放过鸽子的),或者产品哼哧哧三千弱水拿来了,业务方只喝了一瓢(有没有经常出力不讨好,实现的功能过剩的)。
所以我们在接产品需求时,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一要学会偷懒,二要学会藏拙。把业务本质弄清楚,业务需求的来源或目的是啥,这样就可以偷懒不用搞那么大的边界和范围了;藏拙是指管住自己天马行空的心,先实现最基本的,好想法往深处藏藏,用来做下一次,或下下次的迭代内容,时间是检验你的天马靠不靠谱的极佳武器。
上述总结是需要被多个大项目延期,误期,或频繁变更需求逼疯后才能有的。尝试下逆向思考,不妨在拿到项目时,倒着去拆解需求,一先控制量,14天的迭代(一般都是两周迭代一次)我只实现5个功能点;第二挑出这5个;第三把剩余的需求再分一次类,把好的想法、可扩展、便于扩展的项目藏起来。
你哪能知道,留余和藏拙,是产品经理生存的终极奥秘~
业务需求老是变,产品到底怎么办?以上就是本期碎碎念,本人11年产品经理一枚,坐标上海。欢迎大家多赞多关注。不知各位对我的认知是否认同呢?不妨留个言,一起过过招吧。
业务需求老是变,产品到底怎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