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给我留言问,为什么起名为“职场平常心”?注册账号时需要一个名字,这个五个字就跳出来,好像它一直就在那里,等待我发现。
平常心(Ordinary mind),据说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人们对于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心态,是对自己能力充分认识以后的一种态度。要经过长期的成功与失败的磨炼,才能做到对自身能力的充分认识。
1
平常心的出处
“平常心”出自禅宗,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如何是道?”南泉禅师就说:“平常心是道。”
禅宗讲的平常心就是指不做作,不勉强,遵循自然天性,就是修行要道。“饥则饱之,困则卧之,卧则不复忆醒时,饱则不复忆饥时。”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偈子表达了“平常心是道”的境界。眼前就是真心,当下就是真理,珍惜手中所拥有的一切,不必到远方去追寻。
作家林清玄曾说:“春天时能享受花红草绿,冬天时能欣赏冰雪风霜,晴天时爱晴,雨天时爱雨。”
平常心是一种心态,可以称为是处世哲学,并非任何人都拥有平常心,要具备一定修养、拥有一些阅历、获得一些感悟之后,才能拥有。

2
平常心的用处
保持平常心,是许多行业和组织所推崇,比如:围棋高手所崇尚的下棋的要诀就是“平常心”,急切求胜或怯场懦弱者必败,临阵要“阴阳如平常”,才不致举动毛躁、表现失常。
张一鸣在字节成立九周年的讲话里这样解读平常心:
顺其自然(Let it be /let it go)
不偏不倚,没有偏执(Unbiased)
尊重常识(Common Sense)
直觉良知(Intuition)
正心诚意(Be unbiased and sincere)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The supreme principle is buried in one's mind)
回归本质,实事求是(Back to the basics, seek truth through facts)
接受不确定性(Accept uncertainty)
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好好睡觉(When hungry, eat; when tired, sleep)

3
平常心的解读
人们对平常心的解读常常和无为、知足、不争等联系在一起,这是对平常心的一种理解,我们常说的平常心,包含着积极争取,努力奋斗的含义,也包含着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的态度。
史书上说曹操与敌人对垒时,“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临阵不慌,是拥有平常心。
“受聘无喜色,被黜无忧色”,宠辱不惊,是拥有平常心。
在组织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无欲无求的人,他们被称为佛系青年,家境优越,不追求工作回报,也不想追逐权力欲望,如果不能挖掘出他们的底层需求,根本无法驱动。他们拥有的是平常心吗?
不是的,真正的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努力且知足的极致追求,对于成功和失败,有坦然的态度,既要积极主动,又要顺其自然,既要全力以赴,又要得失随缘。
拥有平常心的人,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苛求结果,能享受到过程的美好和生活的真谛。

4
如何拥有平常心
好胜者必争,贪荣者必辱。想拥有平常心,就要和欲望斗争,求而不得,化为欣赏,不争不怒,不惑不怨。
保持从容的态度,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完,不要同时做几件事,当紧迫感过强时,就会给自己太大压力。
凡事顺势而为,努力做到最好,不要做违背大势,费心挽回的事。
做事情要全力以赴,但面对结果要得失无悔,发自内心地接纳,而不是善于隐藏心机。拥有时珍惜,失去时感恩,成功时欢欣,失败时释然。
2022年2月1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