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耳边的冒号,澄明的心

耳边的冒号,澄明的心

作者: 52bf0025c36b | 来源:发表于2017-10-21 01:34 被阅读23次

    ——浅析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里“安然”的灼人之火

    摘要:1984年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是女作家铁凝独具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里成功塑造出二女儿安然——这个耳边长着冒号似的双痦,诚实率直却屡次遭到现实恶意攻击的鲜明形象引人思考。在那个文革结束不久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特殊社会背景下,中国人的个体意识逐步复苏,人道主义渐渐盛行,作为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铁凝,知晓陈旧虚伪的东西犹如跗骨之蛆难以摒除,有些感触有些痛便也能通过女性视角更好的表现出来。“耳边的冒号,澄明的心”,铁凝看似是用二十四岁大女儿“安静”描述着主观的世界,实则是站在十六岁安然的角度向进步阻力向腐朽意识燃起一把火!

    关键词:铁凝,文革,红衬衫,三好学生,个体意识

    一、安然的火红衬衫

    看过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简介才会发现《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里面的人物背景应该是有一定原型的。出身于艺术家庭的长女铁凝父亲是著名画家铁扬;母亲是声乐教授,她自幼热爱写作经历过文革动乱期并于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编辑工作。相对应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里面第一视角安静似乎与铁凝有着十分肖似的地方。作为从事编辑工作的家中长女,父亲画家母亲英语老师,还有一个“不通世故”却又爱的深沉的妹妹。一家四口同一屋檐下生活着,经历的认知却是不同的。铁凝将自己的生活与社会的启示付诸于笔触实践,在安静、母亲、韦婉、米晓玲、祝文娟这样一个个鲜明的形象对比下——身着个性红衬衫的安然便形神兼具的跃然纸上了。

    文中的安然像个假小子,连吃冰棍酷爱足球,爱穿夹克衫,爱放鞭炮,爱大声地笑,有时候还爱趁人不备吹一两声口哨。奚落似火的潜质在小时候就彰显的淋漓尽致——“爱管卖冰棍的老太太叫‘木刻’,管交通警却叫‘卖冰棍的’。迎面走来的一个白脸青年被叫做‘贤惠大嫂’,一个戴太阳镜的女孩子她叫她‘欢欢’(熊猫)。她管和我们擦身而过的一位香喷喷、暖烘烘的胖女人叫‘珍珠鸡’。这种率直的孩子秉性在现在来看真的是正常不过,哪怕她是一个八十年代的女孩子。但她终归是个女孩,有着自己喜欢的偶像(佐罗),有着女孩应有的可爱与外表。

    安然喜欢姐姐给买的大红衬衫,没有纽扣背后带一条纤巧的银色拉链。却也追求“三好学生”这样一个荣誉称号。对美有了认识、对学习有了追求,这原本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却在这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事情上产生了矛盾与纠葛。在那个以“谢惠敏”①标准衡量好学生的时代,安然作为一个女生可以说是有许多“毛病”的。虽然我们不能说这部小说是围绕一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而展开的故事,但却正是这象征意义非凡的红衬衫影射出了当时的人们思想状况,以及属于安然的这把火!当然,通过前后九次对红衬衫的提及描写,这个意象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1、红衬衫是安然对于美的理解。

    在这里,美不只是外表那么简单,也是品质上美的一种体现。作为姐姐安静给买的个性红衬衫,青春期的安然认定这是美好的象征,她自尊心很强,在三好学生评选的关键场合,她一定会让自己展现出最美好的一面。但“爱表现自己”却直接成了这红衬衫的隐形标签,附加到了安然莫须有的罪状当中,而破灭她梦想的始作俑者大概就是安静的同学安然的班主任——韦婉了。

    个性十足的假小子安然不会因为别人的所谓的正确看法或是处世手段就更改自己的想法。哪怕姐姐安静在与韦婉交谈后曾告诉她不要穿着没纽扣的红衬衫去上课了,可她依然遵从自己对美的理解,坚持自己的想法,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虽没人再怀疑她的性别,却审视起了她的品质。美,在小说里已经有所体现,安然穿上这件衣服的确自信而美丽,那么就足够了,十六岁的年纪胆大并能够遵从自己的个性,又有什么值得批评的呢?

    2、红衬衫是烧掉安然当选三好生的烈火又是她向陈腐老旧挑战的斗争武器。

    安然学习很好,刻苦努力,想深造英语。可怜的是“债主”妈妈好面子却又冷漠,我很难想象她母亲的想法,只因为安然想找的英文教师是她的同学,过不去面子便找尽借口不去帮安然联络英语老师。最后在碰壁后,安然哭了,却也在另一方面激励了她更刻苦的付出努力学好英语。妈妈的思想是陈腐的代表,从安然与其两段激烈的对话中便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她反对安然穿着光鲜,更反对她跟男同学来往,这与安然的班主任韦婉倒是合到一块儿去了。

    虚伪的班主任韦婉被铁凝用尖锐的笔触丰富的语言、细节描写刻画的血肉饱满。对于刚开指出自己错误的学生,她自知理亏却也要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去伤害自己学生的心。这个事件,让韦婉否定了安然,即便她后来知道安静的这层关系,尽管安静用所谓的社会技巧满足了她投稿的渴望,甚至还违心的将难得的电影票赠给了她。但依然没有改变那个失败的竞选结果。原因呢,堂而皇之,穿了红色衬衫。

    在故事高潮前,也就是安然发现安静的秘密前,其实安然是平静的。她并不感到伤心,从日记就能看出,她对自己的竞选结果感到满意,同比去年增加了十一个选票,这就是对她最大的安慰。她知道有更多的人理解了她,同时也可以说是认清了有些事。并且她坚信自己在下个竞选前依然会穿着这件衬衫,才不管什么所谓的乍眼过分表现自己。

    作者写出了胆量对人的影响,正是因为在某些事情上的胆小,才造就了祝文娟、米晓玲在一定程度上的可怜。米晓玲害怕别人看自己,祝文娟害怕老师不看自己。予以回应的是,楞妹子安然创作损歌伤害了与米晓玲间的感情,在课堂公然揭穿祝文娟却也没有得到自己想看到的结果。

    真诚坦率往往会被现实的某些元素牵绊,有些人顺应着趋势江河日下,有些人则伴着火红逆流而上。“真实”的结果往往真实的残酷,幸好我们的红衬衫安然有勇敢拿起武器的勇气,哪怕与自己的心愿有鸿沟之隔。

    3、红衬衫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

    这件没有纽扣的红色衬衫,是姐姐给安然买的,比之安然的烈火性子,姐姐安静人如其名更有她画家父亲的影子,作为一个二十四岁的女青年,在社会上浮沉了几年岁月。姐姐显得老练圆滑了许多,书评人的角度讲,失去了妹妹有的那抹纯净与率直。她有着自己的认知,却往往悲哀的无法去坚守亦或是没有勇气去付出。在红衬衫上便可看出,当同学韦婉否定妹妹的衣着,认定她不符合中学生的要求,安静去做的更像是老气横秋的上岁数的人做的那样,告诉妹妹应该禁止。即便衣服是她给妹妹买的,即便妹妹是自己最爱的妹妹,即便自己也没能解释的通为何不行!

    韦婉“防患于未燃”的提出。她在书中对安静的语言描写是这样的“比如她总和一个叫刘冬虎的男生在一起。还有,过去她挺朴素,现在也打扮起来了。上星期她好像穿了一件大红衬衫,对了,没有扣子,背后带一条拉链。”韦婉认为安然的问题就出在她似乎追求起了美,理应保持住以前那种朴素的优秀品质。可朴素固然不错,穿上件新衣服就有错了么?人人有追求美的权利,可我们的班主任韦婉只信奉自己那一套陈旧的规章制度,从小学时就能指着同学肚子说道“谁行,谁不行”,如此一来也不怪她能做出什么主观的事儿了。当然她的不修边幅在下文中也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天蓝色尼龙绸衬衣里面连胸罩都没带,只穿了一件如今已不多见的“朴素”大背心。正是这样一个可悲的人物,篇幅不久就升任了教导主任。也真够让人咋舌了。

    安然的性格就不用多说了,她有着一套自己认知正确的尺度,有着无所畏惧的心气。颇显刻意塑造的人物尽管有一定夸张成分在,但传扬的观念却是毋庸置疑值得学习赞扬的。真理面前无需别人的流言蜚语,画家父亲是这样做的,她亦是这样做的。当安静询问父亲为何不能迎合观众的喜好去创作,安然的刻骨引用契科夫的话让我也是受益匪浅:“有大狗,有小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所有的狗都叫,但都按照上帝给予它的声音去叫。”安然勇于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未知,这与安静有着一定的区别,安静不敢触碰所谓的规则,但安然可以。从文革留下的男女界线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与人间的正确交往,母亲信奉着老一套,所以认定安然不准与男生走的太近。红衬衫在韦婉来看,问题的严重性已经不亚于高中生早恋了。

    4、红衬衫寄托着作者美好的理想,是最后“点燃人类的热情、给人类以希望”的升华铺垫。

    最后在火灾中,那件出场次数很高的红衬衫付诸一炬,但幸运的是,它并没有因此退出历史的舞台,相反,它具备了蜕茧成蝶涅槃重生的条件化成了一种火焰般的力量,去点燃人们那陈旧生活习惯留下的弊病。为那沉闷冰冷的平易市带去了活力与光明。

    在那个文革刚刚结束的时代,依然有太多条条框框限制着那个年代的青年人,有太多是被动接受的东西将优秀的个性意识逐步抹杀。思想上的“大一统”影响着每一个人,甚至来说异类的就是可鄙的,就是应该改变的。红衬衫是衣服吗?是的,却也是一件另类的衣服——鲜红的颜色、拉链在后、前无纽扣,这就是典型,这就是问题所在,这就是无法成为三好学生的最大阻碍。

    人类的热情和希望,在有权利者的手中拿捏着,空谈人道个性是他们所擅长的,逆来顺受则是剩下的人擅长的,如此一来,进步只能是空想。红衬衫燃烧了,寄托着太多当时人们理想与希望的红衬衫化作灰烬,却又何尝不是一种升华。

    二、灼人的情节思考

    不可否认,《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几乎讲不出什么故事,作为铁凝第一部中篇小说,它的整体节奏毫不拖沓,情节、细节、生活气氛、人物描写相当充实。几个主体人物各有各的特色为读者慢慢发掘,同时也通过几个灼人的情节,引出几个“小人物”以及他们身上暴露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宕跌多姿疾患自如的生活韵律便也在这铺陈的情节下舒展开来。

    1、二老的吵嘴情节

    安然在家是支持父亲的,几次争论,安然的立场一直都是非常鲜明的,不过这也难怪,尽管父亲的骨子里有着细枝末节的男权封建主义轻易不表于外,但总体上是懂得很多大道理并且尊重自己的家人,他不会趋炎附势贬低自己的人格,对待自己的作品也持有一个非常神圣认真的态度。

    大雨天也母亲,就显得与这爷俩格格不入的多,作为之前定位自己为“先进的人”在文革结束后便显得萧瑟的多。但她骨子里还是傲气十足的,将自己摆在道德的制高点,与丈夫女儿辩论的时候,总是可以举出许多她认为对实则毫无逻辑的大道理去搪塞辩题,这也是普遍读者觉得母亲形象陈旧意味所在。

    二老的第一次争吵是因为熨衣服的事他说她把他的裤子熨成了百褶裙,她说他对她的要求太苛刻。他认为她太过自私冷漠不顾感受,她说她不是家庭妇女生来专为熨衣服。安然否定妈妈的理由是:自己做的不好为什么不让说?这也与下文指出班主任错别字的观念不谋而合。是啊,既然做的不好,别人指出,就应当虚心接纳,更何况他是自己的伴侣,是陪了自己二十多年的丈夫。

    有人说“母亲”是一个事业型女人的典范,但看看细节描写你会发现,她的事业也并不成功,甚至说有些捉襟见肘。有了错却不去承认,自己水平低却也不愿为家人去求人,为了所谓的自尊心伤害自己最亲切家人的心,残酷的话语总能带给家庭风暴与不安。

    也正是因为二老的争吵,父亲落得个神不守舍酿成大火惨剧,不仅烧去了部分亟待竣工的作品,也伤害了女儿的身心。

    母亲喜欢按照自己的说辞去抨击忤逆她的一切,父亲则反对女儿追求想得到的爱情,这是那个年代家长们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便身在知识分子受高等教育的人也都在犯的弊病。便不难想象别的家庭了,这是铁凝反映出的当时青年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在亲情爱情前的最直接矛盾。也是透过安然的角度烧出的家庭大火!

    2、三好班长祝文娟

    到了描写祝文娟的时候,我看的特别仔细,因为原文有一句:“班长是谁?班长不就是韦婉喜欢的祝文娟吗?”朋友间总是能够惺惺相惜的,哪怕她们彼此的品质都糟糕的不敢恭维。是啊,祝文娟自言胆小,可这是她撒谎没正义的理由吗?一边是要相伴三年的同学,一边是能给予她荣誉的班主任,她的选择是后者。

    小说里言道:领导的肯定与认同真的是巨大工作动力的来源。祝文娟是老师眼前的红人,知道怎样去拿捏领导的心理,自然也就知道怎样去获得荣誉。

    看到铁凝为安然编织成的期末作文,语言尖锐刻骨,虽愤世嫉俗批判性十足,但却笔注安然的作者大名并不突兀。信的大体意思就是说,安然爸爸从小就教育她要诚实,这是美德,而祝文娟明明不具备诚实的品质而且还缺乏正义感,明明见到自班同学被外校欺负,却睁着眼说瞎话,言自己根本不在当场。但她却获得了本不该属于她的荣誉。

    当一家四口都对这篇文章抱以不看好的态度时,讽刺性的99分高分刺伤了读者的眼睛。不过细细想想,倒也说的过去,谁让老师是韦婉呢谁让她用的到安静呢。

    祝文娟学习好伪装好,得民心得官信,这是她的优势。安然的炮筒子性格外加“不通世故”的特点让她屡屡败北。但孰对孰错,自有公论。

    三好学生②,是每一个学生年代的人所追求的尺规标杆,但铁凝赋予那个年代的三好却是讽刺性极强的。透过祝文娟的处世技巧以及待人态度,可以看得出中学青年人已经被年代的某些隐性规则腐化的不成样子,这也是铁凝利用灼人的情节极度抨击的一面。

    3、冰棍的改进,“安静”的态度

    安然可以连吃几根冰棍,也可以肆无忌惮的跟卖雪糕的老大爷攀谈。她直言老师傅的冰棍技术需要改进,指出“牛奶、鸡蛋少,香精多但价钱却与北京一样”。圆滑的老师傅一边肯定着她的意见,一边以香精可去鸡蛋腥味的理由试图搪塞过去。但安然的性格注定了事情不能草草了之。于是“得寸进尺”的安然说:“糖精放多了还发苦哪。总之么你们应该去北京取经。”

    安静几乎是拉着安然离开了现场,当然没吃冰糕的安静却也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师傅,你别听我妹妹瞎说,你们这儿的雪糕做得不错。”这种虚话是人常说的,客套是一方面,最重要还是中国人观念里中庸之道在作祟。但在那个场合,安静的这席话无疑是对安然的不尊重,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她受到的社会风气影响。明明缺斤短两追求利润的不耻行为,为何不去当面揭露?

    我之所以提到这个细节,也是因为看到现在不良商家的不齿行径做到了何种丧心病狂的地步。如果当时就能有人指出并遏制造假求利行为的发生,现在的中国市场,也不会出现什么所谓的315维权,更不会出现三聚氰胺毒奶粉、地沟油、等等的可怕工业食用品。

    安静的态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态度,这点我不可否认,但安然说的没错做的更没错,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个安插情节看似没有什么道理只是为了丰满安然性格形象安插的小片段,但正是这个小片段,深深灼痛了我的心。

    三、火灾焚出的抉择

    安然的形象闪光点很多,但耀眼的还是要属于火灾时刻她做出的抉择,一个瘫软不知所措被拉走的爸爸,一个不问家庭事赌气出门的妈妈,一个胆小畏惧的姐姐还有一个嘴上功夫了得的祝文娟。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境下,她戚继光一般舍身去了结了那梅花阀门,落得个负伤医院,右脸颊烧伤的下场。抉择是需要勇气的,她勇气的来源竟然只是自知比姐姐要丑,怕姐姐受伤了影响追求自己的爱情。

    1、安静的幸福追求

    文中安静喜欢上一个有过一次婚姻并带着四岁孩子的化工男,1.78俊朗的外形,体贴知性的待人态度能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让安静不惜与二老开战,也要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她爱自己的妹妹,但更多的还是要考虑自己的归宿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最初安然安静逛街到家具店的谈话,还是后来安静全盘托出的理所当然,以及后来妹妹负伤后两人的谈话,都在体现着一个柔弱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对归宿的渴望。

    父亲直到最后怀着对女儿的愧疚之意,也没有直接同意安静追求的这桩幸福,而是委婉的告诉她可以去看望他病重的孩子。安然拿命都要维护的姐姐幸福,似乎在大人们的世界真的不算什么,也许他们是为更长远女儿的幸福考虑,也许他们认为自己生养的功劳足以让孩子成为他命令的执行者。

    封建意识的残存是那个时代的特征,解放思想、开放意识却又谈何容易。即便是身为画家的父亲也难以摆脱这隐形思想的影响,更不必说社会上的别人了。

    这是铁凝抨击的一个现象,也是借安然的火点燃的希望。

    2、安然的小心思与大无畏

    本文刚开头,浅尝辄止提到安然与安静的关系。安然不想姐姐结婚,希望姐姐陪着她走下去,这大概是最直白的亲情体现。但,嘴上虽这样说,安然实际上是丁点儿不自私的,她真切希望自己的姐姐幸福快乐有个完美的人生。

    火灾发生在安然赌气姐姐的几天后。安静为了安然的三好荣誉,不惜出卖自己,做了一件违心的事。不可否认,安静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妹妹,满足妹妹的自尊心,甚至说是执念。可这却不是妹妹心里真正需要的,她要的是认同,要的是真正让人心服口服的荣誉。妹妹的心性决定了她率直的品质,率直的品质,决定了对亲爱姐姐失望的程度深。

    但安然终归是爱姐姐,爱自己守护的天地。当火苗蹿起,当祝文娟的提示音响起,安然一把把姐姐推到了后面,自己去感受那火苗的炙热与未知的危险。

    对此安然的解释感动了读者,她是这样说的“我愿意让你结婚,带着现在这副容貌去结婚。天下没有比这件事更使我自豪的了。袄,他一米七八,仪表堂堂,难道让你变个丑八怪,叫他去迁就你?......现在伟大的人物一定说我渺小;大公无私的人一定说我自私:仅仅为了她那好看的姐姐......”

    显然,上文她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姐姐结婚;可真当危机发生,她却又第一时间表露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她希望姐姐能找到好的归宿去一生守护她;她自知长的不及姐姐好看,她也希望去替姐姐守护容貌。这个对话,这番情节,让人催泪,我亦感触良多。姐姐安静的迟疑是现在大多数人在面对危险时的做法。即便知道该怎么做,即便身边是自己的亲人朋友,但还是胆小,还是顾虑良多。面对火焰,选择退缩,没错,这是本能,却也是一种没信念的体现。

    安然小心思有,但真正到了大事件发生的时刻,她站着的角度,是理性的人往往不会去考虑的角度,却也是时代当下缺失的一面。担当与信念是美好的品质,它不是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而是有“我不去肩抗,难道要让我爱的人去做”的思想觉悟。

    3、祝文娟的说与做。

    祝文娟学习好,点子多,冷静沉稳这是优点。她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分析火灾发生的本源,并找到一个还算不太糟糕的方式去切断火源这是能力。但却以胆小为由,喊出来将自己分析出的难题抛给他人,这就是错误。说行统一是人的基本品质,光说不做有时真的不如不说不做。

    显然,铁凝的这个情节布置很有技巧,她通过祝文娟的出现,将沉闷带着火苗的故事推向了熊熊燃烧的高潮。难题摆在姐俩的面前,抉择就在这之间出现了!

    祝文娟的角色布置,在这里的戏码就宣告结束了。人眼中的优秀学生,就以这种姿态落下帷幕。似乎是教育的失败,似乎是韦婉的过错,但终究还是当时的社会现象造就了这样一个“好学生”。

    显然她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安然的反面镜。一个是个体意识,个性主义,现代思想的先锋③;一个是保守意识,大众主义,当时思想的典范,她的说与做深得老师以及大量同学的认同,这就是铁凝想反映出的问题,也是迫切想用那把火燃烧的污垢。

    四、耳边的冒号,澄明的心

    “艺术是什么?是认识的不断形象化,和这种形象一次又一次的飞跃。”这是摘自文中的一句较为深刻的话。

    铁凝的笔风是犀利,但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她许多形象的设置颇具艺术特色④。从褶皱裙般的肥裤腿、到后拉链前无纽扣的红衬衫、再到爸爸创作的那副名为“吻”的画,都有着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但,有一处细节亦或是说形象的一部分让我很是留意——安然的右耳下的冒号似的黑痦子。文中用浅浅的语言表现这黑痦子的作用:“仿佛安然爱说话都是它的缘故。它印在那里,又像专门引逗别人说话似的。每当你瞧见这个冒号就忍不住对她的耳朵说上点儿什么。”

    难道冒号就只是铁凝为表现安然独特所设置的小插曲么?当然不是,后文安然受伤情节插入的一段就能读出很深刻的意味——“我就要扑向安然身边,她已取下绷带,耳边只落了个不大不小的疤痕。但那个“冒号”还很清晰——像是对我说些什么,又像是要我告诉她。”安然的冒号带着灼人的伤痕像是一双眼睛,审视着当时的社会,审视着身边的不正确的事儿与人。

    文章末尾,安静的角度写着这样一句话“我诚惶诚恐地看着站在面前的安然”。为何诚惶诚恐?因为心中有愧,安静作为姐姐,自己给韦婉的一厢情愿做错了事,却碍于尊严保持着沉默的态度。最后依然是受伤的安然率先开口,说出了那感人至深的话。

    这是铁凝的文字表现艺术,也是安然得以灼人的原因。耳旁的冒号,简单明了,似说未说,有时未说却是比说了还要效果显著。将认识形象化,真的比口语表达更让人信服。

    浅析安然——在一个充满浊垢的世界里,心若明镜,孑然高洁。批评家曾言安然的人物形象塑造过于刻意与理想,铁凝没有辩驳。若不是这番刻意,她揭露的社会现象,她想要借安然红衬衫烧灼的封建与保守就太狭隘了。而得到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且根据原版翻拍电影《红衣少女》获得金鸡奖的成就就是对铁凝对她塑造的安然最大的肯定了⑤。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没有物化的炽热火焰。澄明的安然微笑着——安静的惶恐不安。

    参考文献

    [1]刘心武:伤痕文学代表作《班主任》.译林出版社. 2013-01-01第一版

    [2]李寅滢:《“三好学生”:一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耿云志:《世界化与个性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重要趋势》.学术探索杂志出版社, 2005(4):109-117

    [4]江榕清 :《论铁凝作品的语言艺术》.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夏文:《<为红衣少女>获奖致贺》.当代文坛杂志社, 1985(6):2-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耳边的冒号,澄明的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ib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