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部分:
1.您在群里的昵称:张奋赢 孩子的年龄:15
2.尽量客观地描述具体发生了什么情况
晚上孩子一回来就跟我说要再买一双鞋。我散发着很强的不高兴的包子味,孩子浪费钱。最终还是买了。
3.辨识自己那时的感受
孩子的鞋有十几双了,很浪费,我不能接受,所以难受和焦虑。我生气地跟孩子说你这不是跟我商量的吧?你是直接要买了。孩子说是的。为啥要买?孩子说感觉款式新,好看。
4.提出问题:当孩子有了很多鞋还要买的时候,我会感觉很慌乱,害怕孩子未来花钱不眨眼,不知道节俭,我不想每次都这样。
(二)自答部分:
1.在内在理想父母的爱和无条件接纳的关注、观照下,去感受自己的身体感受,用身体、动作表达,过程中允许情绪流动:
我:当孩子又要买鞋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到很不开心,会害怕孩子花钱无度。我还会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太溺爱孩子了?
内在理想父母:宝贝,我看到了你的害怕和紧张,看到你眼里有眼泪在打转,想哭是吗?没事,想哭你就哭吧,放声地哭出来,我会陪着你。
我: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都会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就会觉得孩子乱花钱也会觉得自己溺爱孩子无法拒绝他?
内在理想父母:你觉得有些困惑,你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感到紧张和慌乱的感觉的原因是吗?
我:是的,我不希望每次都这样。
内在理想父母:是的,宝贝,抱抱你,可不可以感受一下当你觉得慌乱、紧张和害怕,你的身体都有什么样的反应?
我:呼吸急促,心发慌。
内在理想父母:很好,你觉得自己的胃部和小腹发沉发凉,你愿意把手搓一搓然后放在你的胃部再感受一下吗?
我:我想对它说:别怕,有我呢,别怕。我继续抚摸着,重复对它们说:别怕,我爱你。说着,我忽然想对自己说:张奋赢,我爱你。
内在理想父母:宝贝,你做得很棒,是的,你越来越勇敢了,你值得被爱,你值得被爱。
我:听到我值得被爱的时候,我好像感觉放松了一点儿。
内在理想父母:微笑地看着我说:很好,真好,看到你这样真的很好,想哭就哭,想吼就吼,真的很好,我很欣赏你,宝贝。
我:感觉平静了很多。
内在理想父母:微笑地看着我。
2.去觉察,让你产生这种感觉时,内在的想法、观念是什么? 是否可以做一念之转?
想法:当有很多双鞋的孩子又要买时,我会觉得他乱花钱,未来会成为一个花钱无度的人,这让我很焦虑。我还会觉得我很溺爱他。
Step 1:这是真的吗?
不一定
Step 2:这是100%真的吗?在什么情况下是真的,在什么情况下不是真的?
不是,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来定性的。溺爱是孩子说什么都满足,不能据此判定我溺爱他。
Step 3:在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是如何反应?
我难受,生气,焦虑。
Step 4:对对方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儿子也感受到了,他问我我是不是生气了?他还许诺多长时间不再买了,或者不买拼装了。我打断了他的话。最终买了,买得别别扭扭的。儿子感受到的是我不是很痛快地买,没有感受到买带来的踏实感、快乐感,可能儿子会有愧疚吧。
对我的影响就是最终钱也花了,还花得不畅快。
Step 5:把记录下的句子主语换成"我",如果句子出现两个主语,可以互换,是否更接近真相。
当有很多双鞋的我又要买时,我妈妈会觉得我乱花钱,未来会成为一个花钱无度的人,这让我妈妈很焦虑。我妈妈还会觉得她很溺爱我。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下子回到了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我花一毛钱打了一壶热水,妈妈吵我乱花钱,有柴火为啥不烧水?初中的我花了一块多给来家里的一个小朋友买吃的。妈妈也吵我说她已经买了好多,为啥我还要乱花钱?我曾经被这么对待,不该花的钱不能乱花。有了鞋子再买就是乱花钱。
所以问题不是孩子买了鞋子,而是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还残留着。我看着是吵儿子,实则还在吵小时候的我。
我抱抱我那个内在小孩儿,我没有乱花钱,我将来也不会成为花钱大手大脚的人。
Step 6:把句子换成否定的意思。
当有很多双鞋的孩子又不要买时,我不会觉得他乱花钱,未来不会成为一个花钱无度的人,这让我不焦虑。我还不会觉得我很溺爱他。
3.感觉这种感受背后,对他人的期待
让儿子节俭。
4.感受这种感受背后自己的真实需要
我希望自己能被理解,能心安理得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5.如果有办法满足自己的真实需要,都有哪些方式?能列出来吗?
舍得为自己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当被别人说的时候,有勇气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多安抚一下自己内在的小孩儿,拍拍她抱抱她。
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6.你感受到的对方的感受
愧疚感。
7.你感受对方的表现、症状和感受、情绪背后的需求:
希望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希望被尊重理解,而不是控制要求。
9.对这个所谓的问题现在的感受和看法
不是孩子买鞋让我恼火生气焦虑,而是为曾经的自己懊恼。
我需要安抚曾经自己的经历。
时代不同,现在有丰富的物质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