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换个视角

换个视角

作者: 初见四叶草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21:51 被阅读0次

相比自然数、小数,分数的现实生活基础确实太过薄弱。对小朋友们抽象而又艰深。去年市继续教育培训中一位老教师把分数用折纸画阴影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创意十足,新颖独特。如果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单位一的教学怕不是什么难事,思考怎样折出给定的分数,顿悟的母思维回得到保护和激发;观察动手,和同伴交流总结归纳,子思维也得到训练发展。这完全符合陈建翔老师所讲的镜像神经元理论。相信这位前辈平日教学中就是这样做的。新课标改革中提到的很多理念,在课标出来之前,我相信其实一定有很多同行已经在践行。华应龙老师的“先分后数”,也很有创意,分得的份数居于分母位置,确定整体的单位1被平均分成几份,再数分子。很多时候你我后来者遇见的诸多难题,前人也同样曾面临,而且已经做了尝试甚至有了效果挺好的解决办法。写论文要先做资料综述,大意不过如此。读书无用论实在是很无稽。

只把分数当做一个率,的确偏颇了。可以表示量的大小,自然就是数。教材里分数小数的关系一节我觉得就是在搭建与孩子们已有数学认知的关联桥梁。

如果可以从数学史的角度给孩子们讲讲分数的前世今生,我认为会使得这部分内容稍减枯燥,增加趣味和灵动。高考数学加入数学史的考察是很有必要也极有意义的。无论落实到下面具体是什么状况,这个举措对于使数学这个骨感冷美人丰润亲切起来,是有促进作用的。而学段越低,时间越充裕,效果也该越佳。

相关文章

  • 换个视角

    相比自然数、小数,分数的现实生活基础确实太过薄弱。对小朋友们抽象而又艰深。去年市继续教育培训中一位老教师把分数用折...

  • 换个视角

    很多时候,养育没有最佳方案或唯一正确方案。观察、体谅、分析,再接纳,不急不徐的积极和孩子沟通。寻找解决方案。...

  • 换个视角

    有天一个朋友问我:“你写恐怖故事的,那相不相信真有这些东西?”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实事求是的回答说:“不知道。”...

  • 换个视角

    我也不知道到底哪来的刻板印象,一直以山东人为自豪与骄傲,自感山东的孩子们苦学能学必定是全国最能吃苦最聪明的孩子们,...

  • 换个视角看

    开启滴滴第一单 除了有紧张外 还有一些喜感 只是为了感受和体验 却有着很大的收获 突破自以为的不适 用一种不一样的...

  • 换个视角生活

    记得前段时间在某书共读的一本书中说现在很多家庭夫妻双方都觉得自己为这个家牺牲太多。书中是这样定义“牺牲”的,当你做...

  • 换个视角,如何?

    今天在脑海中努力搜寻着自己的形象,灵光一现间,惊讶地看到自己原来是一个非常消极的人,思维处于一个消极模式中。 看自...

  • 9月9日,76天

    换个视角看问题,足够,什么都足够了。

  • 《精进2》

    01换个视角看世界 熟悉不等于了解,培养多视角切换能力。不同的视角能看到不同的信息,多元的视角意味着多元的启发。 ...

  • 换个视角看天空

    这么多年来,我每天都要写上几百上千字的博客。朋友问我怎么会有这么多写的。是啊,这几年退休后,闲呆在家中,没有参与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换个视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lt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