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卡_shi
当我们词穷的时候,我们习惯地找个外来词汇来表达我们需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粤语中对知乎的发音是知(第一声)乎(第三声),我有个朋友,她已经习惯了跟她的朋友或同事说普通话的,有次,我们讨论到知乎这个APP,她就怎么也说不出粤语里“知乎”(第一声、第三声),于是,她就会用普通话“zhi hu” 来代替她想要说的意思,我听着真的很碍耳,好奇怪的音调,但爱问问题的我,又在思考为什么了。
俗话说的,三天不练口生是很有道理的。久而久之,本来是经常说粤语的她,语言习惯也因为平时与人交往,为了迁就他人而改用普通话来表达,受环境的影响,她的语言表达习惯就从粤语改变成普通话的语言表达习惯了。而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用尽废退” ,相信大家在出初中学生物的时候都有接触过,大概意思是东西你不用它,它就会倒退了,而不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朋友的粤语水平跟坚持不说普通话的我对比,肯定是朋友的粤语水平下降得厉害。
香港人说话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了。这种双语不停切换的人,在英语中有这么一个词汇—— “Bilingual“ 能说两种语言的,双语的;他们经常粤语夹杂着英文,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他们就习惯用一个外来词汇来表达他要说的意思,譬如普通话或英文,从侧面可以看出他们活在双语的环境中,需两种甚至多种语言不停切换,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他们词穷,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甚至句子来表达他要说的意思。
同样,如果一个经常说普通话的人混在一堆广州本地人圈子里,那么他的粤语水平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甚至迅猛发展。无论是粤语、普通话、英语、日语、法语等,语言学习都有其相通性。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小孩送去中英文语言学校念书,其实也是在给小孩创造学英文的语言环境,从而更快地展开学习。除去文化侵略的负面想法,我们也可以把语言环境的影响当成学习外语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