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7年2月23日,周四,阴历正月二十七,天气晴。
今儿听娴情姐讲了“校园欺凌背后”,颇有感触。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何青春期的孩子们可以对自己同类做出如此残忍的事呢?从文革到现在,虽已经离开封建社会的酷吏制度很久,我们对同类的残害却一直在推陈出新。大家普遍关注被欺凌者并帮助其心理重建,对于欺凌的施暴者大多指责、不耻、不解。在我看来,双方都一样:被欺凌者自己也要负部分责任,为何自己软弱可欺?施暴者也大多是受伤的孩子,他们在无法处理伤痛的时候,攻击向外,从受害者转为了施暴者。
青少年暴力行为背后的成因并不是单一的。有群体层面,如社会、学校、家庭层面的原因,也有个体层面的原因。产生施暴行为,他的身心状态、动机产生、行为都是值得分析的方面。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处于12--18岁的青春期的孩子们,本来就存在个人角色混乱的危机,加之这段时间正是开始自我认识和探索,建立自己的社会形象。而家长和老师往往为孩子规划好一切,忽略了孩子自身意愿和自主性。当孩子感到被剥夺了自主权,很容易奋起反抗,又由于年龄阅历有限,反抗方法比较简单粗暴,于是被扣上“叛逆期”、“差生”等帽子。在受到对方对自己的不满、指责时候做出辱骂、殴打甚至侮辱对方的行为来彰显自己的独特性。因此,我们要注重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个体发育特点,不要过分干预学习生活,不要随意贴标签。
心理学界普遍认同,挫折感会诱发愤怒和焦虑,因此会导致侵犯行为。青春的孩子学习压力大、父母老师的期望高,很容易产生压力,达不到父母老师期望值的孩子,自信心受损,内心充满了愤怒,这时一旦找到爆发点很容易全面爆发。所以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为情绪找到释放口,正确减压。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发育基本成熟,额叶却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导致容易冲动。现在各种网络游戏、影视作品无下限,也使孩子们学到了许多残忍的手段。冲动上来分不清现实与游戏,又想着义薄云天。一旦双方冲突发生,演化成大打出手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我们的教育除了培养高分、多项才艺,更应该注重人格、艺术的培养,思想道德、法律意识的形成,自制力、情绪管理的培训,还有对于艺术的敏感。
校园欺凌的背后往往双方都曾经是受害者,家长、学校、社会都应引起重视,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做的不是在暴力发生后解决,而是把暴力滋生的土壤消除。自己以身作则做好自我的情绪管理;让孩子们的情绪得到合理宣泄,除了关注成绩,也培养艺术、爱好、增强体育活动。要知道,有健全的人格才能有美好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