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当年买的保险不满意怎么办?》发出后,有朋友留言,说看了之后具体如何做还是一头雾水,希望能说的更明白一些。
今天来分享一下XX福保单升级的实例,以供大家按图索骥。主要内容如下:
XX福保障责任介绍;
升级方案一;
升级方案二;
一.××福保障责任介绍
小A夫妻均30岁,之前给家人投保了XX福2018保险,具体的保障内容如下:
投保半年后,小A仔细研究了保险的条款,发现自己的保障有几个方面比较坑:
1 终身寿险保额会降低
附加的是提前给付重疾险,如果重疾赔付后,终身寿险的保额就会降为1万元。
2 轻症保障不全
和目前市场上的重疾险相比保障太少。
居然缺少高发的轻度脑中风、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而且将极早期的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拆分为三个病种来充数,太没有诚意了。
3 捆绑销售的长期意外险保费太高
50万的保额就要1950元。要知道市场上1年期的意外险,比如上海人寿小蜜蜂,50万保额只需要125元,价格高了15倍还要多。
小A经过研究后,觉得同样的保障,可以用更好的方案来实现。
二.升级方案一
小A采用了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做了一个保险方案,具体如下:
小A用这个方案和XX福做了一下比较,发现有以下的优点和不足:
1 优势一 重疾不占用寿险的保额
在60岁之前,不管是什么原因身故,寿险都可以全额赔付保额。
假如不幸罹患重疾,可以拿到重疾险赔付的保额,万一身故,家人还可以拿到寿险赔付的保额,也就是双重赔付。
2 优势二 轻症保障更全面
上文中我们已经看到,达尔文1号的重疾险的高发轻症保障很全面。
而且同样是3次轻症赔付,XX福正常每次赔付6万元,最多每次赔付6.6万,而达尔文1号是每次赔付7.5万。
3 优势三 长期意外险性价比更高
昆仑健康的长期意外险,保额基本相同,还多出猝死责任,只需要20年缴费,总保费不到XX福附加长期意外的30%。
4 优势四 保费低
这个方案所需的保费每年只需9432元,不到XX福的50%。
5 不足一 60岁后寿险责任减少
在60岁后,定期寿险到期,寿险责任只有达尔文1号的现金价值,如果未罹患重疾发生身故的话,能够获得赔付比XX福要少5万-20万。
6 不足二 没有运动达标后的保额增加
小A是一个运动达人,在平安指定的运动平台,前2年累计18个月或者24个月,每月至少有25天运动步数不少于10000步,第3年开始,寿险和重疾保额可以增加5%或者10%。
升级方案中没有运动可增加保额的条款,但是小A太太说,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不方便,达不到这个要求,所以小A觉得这个影响不大。
最后:
小A算了一笔账,如果退保XX福,退回的现金价值可以忽略不计,会损失1.9万,换成新的方案后,每年少交9847.7元,况且长期意外险只要交20年就可以了,算下来累计可以少交保费约30万,除去亏的1.9万还赚了28万多,省下来的保费都相当于一个人的保额了。
所以,小A马上投保了升级方案中的产品,在等待期过了之后,打电话给XX人寿保险公司,要求退保,完成了保险方案的转换。
三 .升级方案二
小B和小A是好朋友,一起投保了XX福,保障也一样,听说小A切换了产品,也研究了一下,给自己制定了另外一种方案:
小B用这个方案和XX福的做了一下比较,在年交保费几乎相同的情况下,有以下的优点:
1 寿险和重疾的保额大幅提高
重疾保障:
50万,最多可以赔付3次,最高可以比XX福多赔付130万;
身故保障:
60岁之前,如果先发生重疾,身故赔付80万的保障,比XX福多赔付79万;如果未发生重疾,身故赔付130万的保障,比XX福赔付99万;
60岁之后,重疾和身故保障共用50万保额,比XX福要多出19万;
2 意外险的保额增加1倍
意外险保额提高到了100万,增加了1倍;而且还额外包含猝死保障。
3 轻症保障更全面
上文中我们已经看到,弘康哆啦A保的重疾险的高发轻症保障很全面。
虽然是2次轻症赔付,但是每次可以赔付15万,1次赔付的保额和XX福3次赔付的保额差不多。
最后:
小B也算了一笔账,同样交这么多保费,保障增加了很多。
如果退保的话,损失1.9万的已交保费;其实相当于30年一共多出了1.9万的保费,每年多花了不到700元,但是获得了终身增加20万的重症和寿险保障,重症可以赔付3次,轻症保障增加到了最多30万;在60岁前增加了100万的寿险保障;每年增加了50万的意外保障。
所以,小B马上果断投保了升级方案二中的产品,并在等待期过了之后,打电话给XX人寿保险公司,要求退保,同样完成了保险方案的转换。
四.写在最后
就像之前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大部分人对退保或者减额交清有一种天然的抵触感,因为受到损失感觉谁也不喜欢。就像好多股民即使明明知道是熊市,也不卖出手中亏损的股票一样,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弱点。
站在纯理性的角度,以往发生费用,与当前决策无关。因为当前的决策应该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和以前发生的费用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以往发生的费用,在经济学中也被叫做“沉没成本”。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是想通过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退保造成的损失,让大家从感性上更容易接受,以便于能够果断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决策。
希望以上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觉得有用也欢迎转发给朋友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知守观保”(ID:ZSGBGZ),获取更多资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