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记得《法医泰明》中,秦明说了一段话——“进食本身就是单纯获取能量的行为,如果我不是法医的话,我会致力于研究一种药物,用胶囊的形式让人类获取能量,避免了买菜做饭吃饭的麻烦,这样人类的文明,一定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我关注到这一部电视剧、这一个人,就是因为这一句无厘头的话击中了我。其实之所以会被击中,是因为我觉得以前的我和泰明所说的很像。
上大学前的我,也是不把“吃饭”当作一回事。
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家里人每天都会做好热气腾腾的饭菜,等着我回家。有时被拖堂回家晚了,我妈和我爸宁可在饭桌前聊天等我也不愿先动筷。
我不止一次地说:“要是我晚回来,你们就先吃嘛,我回来再吃就行。”
他们也不止一次地回应我:“人不齐,吃饭就没意思了。”
现在想想,感觉那时的自己还真是懵懂无知,一直没能理解。
直到现在上了大学,我才意识到当年的自己有多么愚蠢。在离开家里之后,我开始不再在意“吃饭”这件事,原来还以为是因为自己洒脱,但后来才发现,是因为我知道没有人会再等我一起吃饭。
所以,吃得好不好,渐渐就成了一件不重要的事情。
泰明说的那句话的确没错,进食是单纯获取能量的行为。
可是进食在我们看来,它还有别的意义。当我们花那么长时间去做一顿饭,当我们一定要等人齐才吃饭,当我们为了重要的人去互相迁就吃饭的口味时,它就从“获取能量”变成“交换能量”了。
其实这不难理解,无非是一起吃饭的人在这饭桌上存在的意义比我爱吃的食物重要得多。如果单纯只需考虑我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的话,我何不自己一个人吃饭呢?
吃饭并不是饥饿时解决温饱的方式,而是一件惬意的乐事。
所以,其实在吃饭这件事上,饭不重要,重要的是人。
每一段关系的开始,至延续都和吃有关02
中国历来重视饮食,古代文献中有“食色性也”和“饮食男女”的说法。吃饭在中国人看来不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而是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礼仪,更是一种文化。
上古商、周时期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有许多食器和酒具,以及宴饮时用于歌舞配乐的青铜乐器,门类繁多,揭示了古人对饮食文化的讲究。
一起吃过饭的朋友里,我闺蜜真的是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就喜欢和她一起吃饭。
闺蜜和别人吃饭的时候,熟悉的人,她能记住谁不爱吃香菜,谁吃不了辣,谁最爱吃什么。
与不太熟悉的人吃饭,就聊天倾听,了解到别人的忌口或者最爱,点菜的时候格外注意避开或者提醒点上某某菜,那是谁谁谁的期待。
吃饭过程中,还能及时为各色吃客排忧解难。
一直以为只是她细心,后来才知道,为餐桌礼仪她做了很多功课,还说:
“吃饭时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很有必要,要养成习惯,有很多人往往都是从细节判断一个人。一起吃饭的人,每一个都是自己的贵人,指不定哪天,贵人就对我或者我的人生起作用了。”
每一段关系的开始,至延续都和吃有关03
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功夫,就能知道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你吃饭时的言谈、举止、态度,都能让人看出你的习惯。你的习惯,取决于你的观念;你的观念,源自于你的内涵;你的内涵,又定义了你的层次。
无论在商务饭局还是私人饭局上,喜欢对服务员大呼小叫的人往往没有耐性,脾气修为不够。吃饭时喜欢在盘子里翻来翻去的人,往往不懂得体谅他人的感受。吃饭时候总盯着手机看,顾不上听别人说话的人,往往太沉迷于虚拟世界,缺乏对现实世界的观察。
懂得吃饭礼仪的人,往往都有很高的情商。用餐时,会想着别人,而不是只顾自己。餐桌礼仪,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小小缩影,内在修为的体现,既简单又直观。
在英国的家庭教育中,“把餐桌当成课堂”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自从孩子开始上餐桌就餐,家长便开始对其进行严格的“进餐教育”。
没有什么比吃饭更有学问了,一场饭局大家吃吃喝喝,马上就能消除距离、增加亲密。这也是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起吃过饭后会说:“之前没吃过饭,今天算正式认识了啊。”
在中国,有一种关系叫——上次一起吃过饭,而这种关系往往能成事。
也许每一段关系的开始,至延续都和吃有关。多少好闺蜜是一起吃饭认识的,多少好朋友是一起吃饭升华的。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场说走就走的饭局,而这种经历又很难被复制。
大半夜的你就是想吃火锅,发了朋友圈,结果有为你点赞的,有劝你赶紧睡觉的。唯独有人回复到“穿上衣服,接你去海底捞”,一瞬间你就感觉,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