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时间的降雨有些启示,一旦雨都集中降在一个区域,那么就会增大或引发洪水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这些年降雨都有些变化,起初出现局部降雨量的异常,近期看又有普遍性的迹象。难道降雨也开始盲从,随波逐流了吗。
盲从源于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盲从的人误以为:“看我多机灵,不落后于他人,别人刚这么做,我也这么做了。”
跟风、随大流是人类的“通病”和习惯,是思维懒人的“专利”,是我们内心中难以觉察到的消极幽灵。许多人总认为多数人这样做了就一定有道理,自己何必多加考虑,随大流就是了。甚至,有时从众的习惯明显存在严重缺陷,可人们仍不愿批评它,依然盲目跟随,从而导致无谓的悲哀和失败。盲从是一种被动的寻求平衡的适应,是在虚荣之风裹挟下的随大流。它源于从众,出于无奈,又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许多人都选择了“热门专业”,然而,到临近毕业,才发现这些“热门行业”其实并不好就业。这种现象是在职业选择上的典型从众心理。此类错误普遍存在,说明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社会需求的一条客观规律,物以稀为贵。
有个一心一意想升官的人,从年轻熬到白发斑斑,却依旧还是起初的职位。年轻时候,他的领导爱好文学,他便利用业余时间学着作诗、写文章,通过他不断的努力,刚觉得有点小成绩了,却又换了一位爱好理科的领导。他赶紧又改学数学、研究物理和化学,不料领导觉得他学历太低,不够老成,还是没有重用。后来又换了一位领导,他自认文武兼备,人也老成了,谁知这位领导喜欢青年才俊。他眼看年龄渐高,职位却没有上升,依旧一事无成。
盲从的人失去原则,往往给自己带来损失或伤害。而要想在生活中、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摆脱盲从众人的不良习惯,善于用自己头脑思考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
没有自我的生活是苦难的,没有自我的人生是无味的,丧失自我是悲哀的。要想拥有美好的生活,必须自强自立,拥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没有生存能力又缺乏自信的人,肯定没有自我。一个人若失去自我,只是一味盲从,就会丧失尊严,自然也就与成功无缘了。
盲从往往也造成群体事件,纵观许多领域都有这样的现象,如群死群伤的事故,过度开发污染环境,群体性的贪腐等,都隐约透漏出盲从的特点。
同类的思维,相似的发展模式,异常的灾害,似乎在教育,似乎在启示,长久以来,自然界教会人类很多,助人类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