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改革,动增量肯定比动存量的阻力要小。改革能不能推进,首先取决于人,取决于是否可以让足够多的人成为新政策的受益者。这里说的受益,是说人们在新的体制下能得到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可能性,这和开仓放粮式的收买完全是两回事。
商鞅变法:成功的改制重组
提升自我
我们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但商鞅个人在我们的印象里,形象其实是很模糊的,除了变法、徙木立信,也就剩下最后被车裂了。对他去秦国之前的事,多数人就未必清楚了。其实要是细论起来,商鞅的故事放在今天,完全就是一个个人素养提升的典型案例。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商鞅”的这个名字: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的“姓”和“氏”是两回事。“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姓”代表的是他的血统,是不能变的,“氏”是根据他的社会地位、所在地的变化而变化的。“商鞅”应该是周王室一支的血脉,所以应该是姓“姬”。“商”是他的“氏”,因为他后来的封地是秦国的商於郡。所以“商鞅”这个称谓其实是在他功成名就以后才有的。在此之前,最早我们应该叫他“公孙鞅”,而只有国君的儿子才能称“公子”,到孙子辈叫“公孙”。后来久而久之,“公孙”就从一个身份变成了一个复姓。在战国时代,你叫“公孙某某”,就说明你是有贵族血统的,比如公孙鞅。为了大家习惯,咱们在这里还是继续叫他商鞅。
商鞅的老家在卫国,差不多就是现在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的那一片地方。当时,卫国就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小国,但是文化氛围非常特殊。卫国的老百姓都是殷商的遗民,国家实行的也一直是商朝留下的法律和制度,而它的国君还有贵族,则是周武王姬发的兄弟及他们的后裔。如此一来,卫国这个国家内部,既有来自商朝的商业文化,也有来自周朝的农业文化,此外还有那么点游牧文化的影子。而且,这个国家地处三省交界的地方,所以在地理上,这里也是一个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汇之所。
除了商鞅以外,战国时代对中国文明进程影响比较大的人物,比如吴起、李悝、张仪、吕不韦,他们的老家其实都在卫国。这么多牛人在一个地方扎堆肯定不是偶然的。奥妙就在“交汇”这俩字上。所谓文化多元化,并不是说让好的坏的、先进的落后的并存就可以。不同的文化必须要能相互碰撞、相互竞争,几种文化可以彼此交叉、杂交,优胜劣汰,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文化,才是具备竞争力的,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各种单一文化的短板。
放在现在来说,道理其实也是一样的。不管你当初在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在有余力的前提下,都不建议你朝着一个方向“一条道走到黑”,应该尽可能地多去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甚至去尝试一些不同领域的工作,这对一个人来讲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不需要你了解得有多深,但一定要广博。
这种知识多元化,在本质上和文化多元化差不多,它首先带给你的好处是让你的未来具备更多的可能性。谁也不能保证你毕业以后一定就专业对口,更不可能保证你一辈子只干一个领域的工作。知识多元化的积累过程,首先培养的就是你的学习能力,如果一个人脑子里的大部分知识都不是老师教给你的,而是自己学的,那么在面对一个新领域的时候,这个人肯定会比其他人心里更有底。
其次,这种多元化认知,会在看待同一个问题的时候,给你带来更多的视角,这就意味着更多的解决方案和更多的机会。
除了生活在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以外,商鞅还有一个先天的优势。他出身贵族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上层的思维方式、政治斗争的基本套路肯定比普通人更熟悉。吴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栽在这个问题上。从这方面说,商鞅其实是属于赢在起跑线上的那批人,所以我们总说草根逆袭不易。
按理说,商鞅完全可以踏踏实实做他的富二代,什么都不干也能活得不错。可是这么干太对不起老天爷给他的这颗脑袋了,所以他选择了“出国深造”。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其实无法评论,放在今天,如果你的家庭环境原本就挺好,想选择维持现状,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
不过,商鞅的这个决定完全改变了后面的历史走向。
商鞅最早去的是魏国,当时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这就好比现在,多数人出国谋发展最希望的就是去美国,找工作总想着能进一家五百强企业。后来的历史说明,商鞅的这个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