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聊聊均线,之前聊了一次,不过这次聊的均线和之前不一样,可以说和所有讲均线的人都不一样。这次有些理论性东西,所以不明白过程没关系,会使用结论就没问题。
均线怎么算?这个问题各个人都能回答,但是如何计算均线拐点?这个问题就没几个人会了。本吾现在是要把级别和日线上均线系统给结合起来,这个思想来时第106课。先从如何计算拐点开始。
以MA3为例,其余一样的道理。看下表:

可以发现,当收盘价第一次降低点时候均线还未拐头,第二次降低就拐头了。看看有什么规律,每新进一个数,就会把开头的那个数给挤出去,只要新进的数大于挤出去的数,均线就会上移,反之就会拐头,这是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均线的改变只和首尾两天有关。
小周期还好,大周期就没那么明显,因为中间K线浮动较大,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数学的方法就用二分法,一直分就会有一个弊端,那就决定时间小于1天,那在A股没有任何意义。
数学上就一次二分法,然后再引入物理学中重心的概念,那在均线上如何使用?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在自身平衡的状态下,重心一定在中心,要想运动状态有变化,重心肯定就偏移了。还是以MA3为例,中心为1.5天,要想均线稳定上升、下跌或保持不变,那平均值就得等于中间这天。有了中心,那如何计算重心?中心把时间平均分成了两半,分别把两边的数加起来比较大小即可,哪边的数大,重心就往哪边偏,左边数大均线上移,反之下移。这么一来,那些长周期的拐头位置就比较容易计算。
这么一对半分,觉得均线方向的时间就只有一天了,如MA3,1.5-1=0.5天,这个0.5天就是自由时间,一天交易时间4H,0.5天就是2H,所以MA3的自由时间只有2H小时,在A股市T+1制度,所以这个2H没有操作意义。
下表为各均线的自由时间,此均线系统来至106课的斐布拉奇数列,平时的均线各位自己去推导。

下面来来聊聊级别的问题,每个周期级别的本级别中枢为该级别线段构成的中枢,这个本吾早就说过,不行就去前面的文章看。
一个最基本的线段要15根K线,那一个最基本的中枢(孤零零的中枢),需要15*3根K线,也就是45根,一个标准的中枢需要15*5根K线,75根。下表为各级别中枢所要的时间。

基本的1min中枢不超个2H,所以就可以拿MA3来判断1min中枢的力度,这个本吾在《均线》里讲过。5min中枢的时间大于1.5天,但是不太多,所以MA5就可判断力度,必要时看MA13,那MA5和MA13掌管5min级别,以此类推得下表:

这么一来周期级别和日均线就统一了,也同时解决了缠中说禅说过的两句话“连MA144都没有效突破的股票散户根本没必要看”,“放量破年线后在缩量回踩年线不破是买入”。现在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
细心的人就会发现,这MA55去哪里了?再次想想缠中说禅说的一句话“5周均线都没破,中期走势就没坏”。我们来计算一下时间,5周有25天,再去看看MA55的自由时间,现在明白了吧!所以日线上55日均线是中长期的分界线,那哪跟是短中期分界线?13日均线,虽然掌管5min中枢,但是离5min完整中枢时间太远,这么一来就可以拿均线把中长期走势进行了分类。
第106课中有点结构级别的影子,只要知道结构级别和周期级别的关系,自己去推就好,本吾就不多说了。
中枢的力度就可以拿均线来判别,以上过程不重要,知道结论,会运用就好,有兴趣就好好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