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挑战,怎么能突破自我呢!
这些年,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炒菜做饭是真不行了,一则有人做饭,二者是自己懒散有依赖性了。
俗话说,你过的懒,躲过的痛,总有一天会还在自己身上。
哥哥的交代我煮粉,我以为是煮给孩子吃的,见孩子有螺蛳粉自己动手再做,还要煮什么粉呢?
母亲又来说叫你煮粉,咋没煮啊?我挠挠头说以为煮给孩子吃,不需要那么多,还没开始呢!
母亲又是一通埋怨:“耳朵听不清,聋了”只有我自己知道,脑子是个摆设不爱深度思考,手比脑子勤快,偏偏又受自作主张,经常性犯自以为是的毛病。
嫂子叫我煮粉备用,我竟一时慌了神,暗暗皱眉,不知这粉是怎么煮的。
努力控制着习惯性依赖他人的想法,脑子飞速地转动着回想着以前粉是咋煮地。
冷静下来后,想起步骤,粉下锅、水烧开、粉煮软后捞起、过凉水备用。
完成之后倍感欣慰,还好没有出洋相。
心中感概万千,出嫁前不怎么会做饭,出嫁后有婆子帮衬,不需要做饭,细细思量“自己这些年是怎么活下来的?”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我坚定了“自己这些年是怎么活下来的”想法?
从小只要有人做饭,自已就往灶口前一坐,等着烧火。
至于,菜怎么烹饪,需要烧多久,怎么炸?炸到什么程度?怎么掌握火候就一概不知了。
这些年是荤菜不会做,硬菜不敢动手,偶尔只会简单炒个蔬菜,小炒肉之类的。
这不,今天照样是嫂子炒菜,我烧火,择菜,洗菜,干一些递个东西打个下手的杂活。
舒适区,也是束缚区。
一直墨守成规,不想着突破,得过且过的人最终也只会得过且过的混日子。
想着刚才煮粉时的窘迫,我毅然决然地从灶口前站起来,绕到灶前看嫂子炒菜,尤其是那一道碗豆炒肉,自己最喜欢的一道菜,不允许自己不会做。
眼晴是学会了,至于手会不会做,哪天抽个时间实践一下就见真章了。
而这时,让我难堪无地自容的事又发生了,又有了“自己这些年是怎么活下来的”想法?
嫂子找西兰花炒,拿起菜篮子一看问我:怎么这么一点呢?我从菜园采了好多西兰花来呀?
“看着西兰花有点多,认为你不需要那么多,就没有洗那么多”我一时语塞,结结巴巴的语无伦次的回答着,脸已经通红,头不知不觉的低下来了。
其实,当时也是想了想,菜炒多了吃不完也是浪费,事实也是这样,嫂子不吃剩菜,当餐吃不完的,全部倒掉。那与其倒掉,不如少炒一点。
这只是我的想法,我的立场,并非嫂子想要的嫂子,她爱脸面,菜备的足足的端上桌好撑场面。
又不犯自以为是的毛病了,不清楚就不会问一下呀。
看情况啊,能独立完成的工作,尽量自己去完成,完不成想办法去完成。
可是,配合别人工作,得考虑别人的感受啊!为何要自作主张,自找不自在,好像你是个小气舍不得的人一样。
别人交代的,肯定有用处,一问就好了,不明白的地方深究一下,用个换个立场,一笑而过不是更好吗?
遇到困难不再退缩,勇于挑战,自我鼓励心中默念:加油,我能行,我可以做到的。
接着再默念: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与人合作或者协助别人,尽量多沟通多反馈,切记,别自以为是。
与人沟通时,自身有听力障碍,没有听清楚,切记胡乱发言。
实在没有听清楚,可以重复问一遍,切记别犯自以为听清楚了,胡乱答话,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
去挑战,去突破,雕刻自己的过程中,总伴随着沉痛,凡是让你舒服的事情都不会好过,过程不好受,但结果是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