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杨振宁三问怒怼中国式教育?

杨振宁三问怒怼中国式教育?

作者: 浩民养老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08:33 被阅读0次

       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科班20年·学堂班10年庆典活动暨拔尖人才培养论坛”举行,96岁的杨振宁作为清华物理系的“老朋友”,对“培养一流的科学家不太成功”提出三个问题。

  基科班5人摘得“诺奖”风向标奖,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础科学班1998年创建。清华大学数理大类首席教授、清华学堂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介绍,基科班的建立是为物理学、数学等基础学科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拔尖人才,为对数理基础要求较高的其他学科培养具有良好理科素养的新型人才。

  学堂物理班是2009年9月正式开设,在继承基科班育人特色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对物理基础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朱邦芬介绍,设置学堂物理班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了必须改变发展模式、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阶段;为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困境;社会对高教界,特别是清华北大培养人才质量不满……

  在庆典活动现场,清华物理系的“老朋友”杨振宁现场表示,自己很高兴参加这个活动,“方才朱邦芬院士很详细地介绍了这些年来毕业生们的可喜成就,这是大家非常高兴、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杨振宁说,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为何培养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对于创建(培养)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这件事,是值得讨论的。是不是有这个现象?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到底重要不重要,值不值得去研究?这三个题目是值得大家讨论的。”杨振宁表示。

  2005年,钱学森曾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为回应“钱学森之问”,2009年国家推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旨在培养中国的学术大师。2009年清华的学堂物理班就是“拔尖计划”的一部分。

  近几年,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从教育抓起,潜心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完善学科布局,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今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透露,“拔尖计划2.0”呼之欲出。与此前相比,去掉“试验”二字,并首次增加人文学科,拓围到文、史、哲、经济,实现全覆盖。吴岩此前曾表示,“10年的试验计划可以叫做‘探路者’,现在我们不用再‘试验’了,我们开始有经验、有底气继续做2.0版”。

之前杨振宁在谈及中美教育差距时说到,国内好多小学、中学的学生都被送到美国去,但是“美国的教育绝对不是比中国的中学、小学、大学的教育好。”杨振宁说, “我觉得整个中国目前的家长也好,教育家也好,也可以说弥漫在中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觉得美国的中小学好。”

杨振宁教授在北京“外交学院论坛”上指出,中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并非一无是处,美国的启发式教育也非一好百好,两种教育方法应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点,才有利于年轻人的成长。他是在作题为《归根的反思》演讲后回答现场听众提问时说这番话的。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缺乏主动性的反思,这不能怪学生,这里需要靠老师的引导,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边学边思!杨振宁说自己常会反思,为什么自己能够有那么快的成长速度。他说,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系,中国文化传统对于读书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在很困难的抗战情况下,居然还搞了西南联大这样的学校,所以自己是深受中国文化传统里头好的点,对他有很深的影响。

国外教育的长处,就是学习上的放任,这个放任不是不管,而是指放任学生博览知识,给以机会自由发展,不限制他一定要修习哪些课程,而是当他需要时协助他修习必要的知识,杨振宁认为,对于非常聪明的,90分以上的小孩在美国占便宜,因为他不需要规规矩矩念书,他自己就都可以吸收进去,所以他就海阔天空,他的发展,尤其最聪明的人在美国容易发展。

杨振宁认为,美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顶尖人才,但据此下结论说美国的教育模式是最好的,这是基本的错误。他指出,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灌输式,美国教育注重启发式,这两种教育方法孰优孰劣,不应抽象地、而应具体地回答,也就是说,要看在现有的情形下,哪个更好。他认为,在中国现有状况下,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中国式教育更好,因为它可以使50%%—80%%的人中规中矩地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对他们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而在美国则比较放任,50%%-80%%的年轻人常常念得乱七八糟,难以成才;但为什么美国式教育显得很成功呢?在于它对非常聪明的人,给予极大的自由度,而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经过美国社会制度的鼓励,经过风险投资的成功运转,给美国社会、给人类创造出很大财富。所以杨振宁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应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好处,把它坚持和发扬下去;同时又吸取美国教育的长处,在大学和研究院中,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规矩放松一些,不要限制得太死,以利于这些特别有才干的人在社会上尽早发挥才智。

我说很多时候我也听不懂,但一次听不懂,过半年再听一个类似的演讲,再过半年又听一个类似的演讲,三次不完全懂的演讲加起来,我就懂了一些”,他把这叫做“渗透式教育”、“渗透式学习法”,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相关文章

  • 杨振宁三问怒怼中国式教育?

    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科班20年·学堂班10年庆典活动暨拔尖人才培养论坛”举行,96岁的杨振宁作为清华物理系的“...

  • 《如梦令‖乡村记趣10》

    三原则:图原创,文原创,诗原创。 夏日炎炎酣睡 聒噪大鹅院内 恶向胆边生 柴米油盐准备 怒怼 怒怼 晚饭红烧鹅腿 ...

  • 怒怼

    当路人无缘无故对你发脾气,当家人因小事向你发飙,当同事因事怒怼你,你咋办? 或许你会因此而沮丧,或许你会回怼他们,...

  • 怒怼

    这个时代是怎么啦?在男女关系中,总存在着各种乱七八糟,说不清理还乱的事情。 你昨晚气急败坏地诉说着你被另一个女人骂...

  • 怒怼

    为对联子打肿脸,阴隔里息休动拳。 浅理何须深挖掘,立有不动手为限。 输赢哪是力量辨,羞丑无德不要脸。 ...

  • 中国式

    中国式婚姻:凑合 中国式教育:补课 中国式恋爱:房、车 中国式旅游:上车睡觉,下车尿尿, 到了景点拍个照,回来一问...

  • 中国现壮

    中国式婚姻:凑合 中国式教育:补课 中国式恋爱:房、车 中国式旅游: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个照,回来一问啥...

  • 一个关于反复的问题

    我问先生,你一个月挣多少钱? 先生怒,说道,为什么这个问题你总是反复问?总是不用心记? 我也怒,怼回去说,肯定是你...

  • 腾讯员工怒怼高层,996再上热搜

    腾讯员工怒怼高层,全网哗然。腾讯员工怒怼高层,996再上热搜[https://mp.weixin.qq.com/s...

  • 90后女星有点个性才好

    今天似乎适宜发声明,有三个90后女星有了点小动静。 娜扎ins怒怼网友,乔欣回应消防服事件,郑爽小号澄清夏至戏份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振宁三问怒怼中国式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uw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