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7/362
场景是产品的一部分。
淘宝网红雪梨,在谈她的运营经验的时候说,为了营造更好的形象,每次为新款的衣服拍照,只有45公斤的雪梨要提前一周节食。
你在微博上看到的那种非常“随意”的街拍照片,是她用10天时间拍摄,然后挑选和修图运营出来的产品。
在微博上发照片,就是她与粉丝最重要的互动。她要用她的照片,为粉丝营造出一种生活场景,她说: “你卖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要满足女孩心中美美的幻想。”
雪梨的粉丝成套地买雪梨的穿搭,她们买的不是衣服,不是基于功能性的需求,不是天冷了需要一件衣服保暖。而是我要穿雪梨在巴黎穿过的那件衣服,穿上雪梨的衣服,她们就会觉得自己部分地过上了雪梨所营造的生活。
这里说到,她要用她的照片,为粉丝营造出一种生活场景。
那什么是场景呢?
“场”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个场就是时间加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停留和消费,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某个空间去停留、消费,这个场就是不存在的。
“景”是什么意思?景就是情景和互动。当用户停留在这个空间的时间里,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并且裹挟用户的意见,这就是场景。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在消费产品,其实你是在消费场景。
为什么你的朋友圈微商做得最好的,并不是时时刻刻在发产品,而是发旅游照片、美食、美景,展示美好状态。
场景要触发情绪
罗辑思维有一个例子,就很好地体现了场景的力量。
不知道你是否记得2015年罗辑思维卖书的事?罗辑思维打包卖书的套装,一套六本,你不知道都会有哪些书,一共8000套。
一个淘宝店店主当时就觉得这个套装肯定有价值,因为只有8000套。所以他在开卖的第一时间就抢了10套,8000套书在一个小时之内就卖光了。
这个时候罗辑思维的群里还有人问,怎么没有了?到哪里买?于是这个淘宝店店主赶紧把他买到的这10套书上架销售。他想现在的状况是大家想买而买不着,那怎么也得加点价吧。
所以他标价450元,结果放了两天也没人来问。然后他就降到了原价400元,还是没有人问。打折以后依然无人问津,最后这套书在淘宝是零交易。
为什么同一套书,在罗辑思维的这个场景里,8000套书在一小时之内被一抢而空?而在淘宝店店主自己的小店里,打了对折,放了10天还是卖不出去?
原因就是罗辑思维搭建了“场”加“景”,在这个时间和空间里,大家一起疯抢,对彼此进行了意见挟裹和挤压。如果你架构的场景不能影响别人的情绪,不能形成对别人情绪的触发,它就不是一个场景。
所以淘宝店店主把书放在货架上,冷冷清清往地一摆,这个是没有任何情绪触发的,只是一个“场”,不存在“景”,它不是一个场景。
所以,场景的核心是在空间加时间的点上触发别人的情绪。
梁宁说,只有能触发用户情绪的场景才是真正的流量入口。
你知道有哪些把场景用得很好的例子?
还记得三只松鼠春节要送礼的场景吗?
这使每年碧根果,巴旦木等坚果短短几天内销量数十万。
还记得春节脑白金送礼广告吗?
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脑白金。
还记得那个卖头盔的广告吗?
不要被你开奔驰宝马的同学认出来了。
还记得那个化妆品的广告吗?
前任和前任的女朋友都回来了。
我们的理智和意识都是把人往回拉的,只有情绪是在推动人的行动。
只有触发用户情绪的场景,才能带来成交行为。
那你的朋友圈黄金广告位,是怎么运用场景展示痛点、痒点和爽点的呢?有没有触发用户情绪呢?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你有启发,我是子君,个人品牌践行者,微信号:caizijun815,欢迎链接同频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