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速览
日常功夫只在“立志”,有事没事,只是立志一事。
在我们的志向还未立定之前,抑或立得没有那么笃定、踏实时,确确实实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和朋友在一起探讨、研读学问时,觉得自己志向专注,心胸也很广阔、宽大;可一旦几天不跟朋友在一起讨论互动,马上就又变得软弱无力。
之所以会有“困”、“忘”之病,还是因为我们那颗心不够“诚”。比如,一个喜欢美食的人,哪有什么困忘?他在美食上面有足够诚意,天天想、日日念的就是这件事。
用功久了,自然能够坚定。即使没有朋友的砥砺,自己一人独处时,也知道要在哪里下足功夫。
知道自己的病在哪里,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只管用功就好,心上用功,让功夫连成片。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的那些闲思杂虑,基本都是一些没用的事。阳明先生把这叫做“私意”——自私用智。而那些真正从良知上生发出来的才是最根本最深度的思考。
之所以会为利益、得失、荣辱等私意所缠绕,还是我们的立志不真切,功夫不够。
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念念存天理,不是让你不思不虑,而是思虑都在天理之上,而非乱七八糟的私欲。
致得良知之后,我们才能和圣人的心相印,才能知道圣人的气象是什么。
没有尧的那份聪明睿智,去学尧怎么做事,即使学了,也是白学。因为我们只是学了他的样子,没学到他那颗圣贤之心。所谓“教的曲子唱不得”就是这个道理。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巨人,只是期待我们去唤醒他。
“必有事焉”就是集义、就是致良知。
“时上磨炼”就是在事上磨炼,时时刻刻都在做这一件事情。
有的时候确实有一些事处理不了,该怎么办呢?先不处理这个事,回去先养功夫、达至良知?这样就错了,就“二”了,因为这样已经含了私意在里面。
一些人遇到事情陷入困顿、无序的境地,是因为他的评判标准出现了问题。他是据毁誉得丧而来,志于功名、富贵上得来,而非真正从志于道上得来。
谈“致知”时,一定要谈“格物”。不谈“格物”,初学的人就没有地方下手,“格物”就是下手的功夫。
譬如说镜子就是我们的良知,镜子上蒙上灰尘,让镜子恢复明亮就叫致知、致良知。“格物”就是擦镜上的灰尘。想让镜子明亮,不擦怎么能行?所以格物致知本一体。
但凡我们能照见心里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格物”就已经开始。这就叫太阳一出,魍魉自消。
有烦恼、恐惧、忧患、得失等挂碍的时候,心就已经有所偏、有所蒙蔽了。这个时候,就会有良知来警觉、提醒我们。我们就会把心情平复一下,回归到本体上来,然后责问自己的志向。
没有真下功夫、真“格物”,生命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说自己致良知了,就是身谤,就是诽谤圣贤,诽谤阳明先生。
别人说我们好,我们也不用那么高兴;说我们不好,也不要被这个评价所干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好。
致良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这份清静、自在、自然而然的洒脱感觉。
致得良知后,整个人的生命状态发生变化了,这就叫变化气质。通过真正变化气质,让别人看到原来这才是真正的致良知,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致良知就是致自己。
当自己内心有了一定积累,气质及各方面的境界真正能有所不同的时候,就特别能理解下面这句话:“攻吾之短者是吾师”。想想看,在自己马虎、偏移,做得不到位的时候,有朋友给我们砥砺,给我们指出错误,他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又怎么能够心烦呢?
不用去讨论其他学派的是与非。致自己的良知,鞭辟近里,在自己身上踏踏实实地下功夫,才是真正的真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