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季羡林《听雨》
文/椰子树
雨声,来自于心底!今天,有幸读到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文章《听雨》。
春日的一天,季老坐于自家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顶上有快儿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季老静听雨声。
“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只是雨打铁皮的声音,季老却听出了这诸多的变化万千,除了大师还有谁?妄加揣测一下,这些美妙的声音应该都来源于季老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吧!
季老说,听到这雨声他想到的主要是麦子。这一点,我与季老是有共鸣的。
每逢春夏,小雨沥沥或是大雨倾盆。当校门口挤满了接孩子的人群、车辆,当人们抱怨“这该死的天!”,我心底却是欣喜的。因为,地里的麦子终于有水喝了! 家里的爸妈可以不用顶着烈日安机子、装管子、抽水浇地了;可以不用忍饥耐渴地到了晚上还要在庄稼地里,扛着铁锹来来回回紧瞅着那长长的送水带,提防它是不是要漏水……
这种辛苦,是城里人不曾经历也不会体会得到的。虽然现在我也是城里人,但我却依然保持着农民儿女的心态。冬天,虽然路会滑,孩子们会冷,我依然盼望着: 雪,再多点儿,再大点儿。这样麦苗有了“厚被子”,明年开春儿,家里的庄稼种起来又会省些力气了!
2016-4-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