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姐姐是我偶遇的一位广东大姐。长我十岁,在我眼中,她是一位奇女子。
杯垫 脚饰先夸夸黄姐姐的手艺——编织。据她说,她从五岁开始就会编织,编手套、袜子之类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黄姐辞去公职,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旅游和生活的资金靠的就是这一门手艺。她悟性特别高,所有作品都是自己设计,买材料,自己手工制作。她的作品上过《中国编织》杂志。她有个注册商标:“巧织”。去年在云南见到她,我送了她一个杯子,她当场编织,回赠我一个杯套。我珍藏着,一直舍不得用。黄姐姐现在眼睛不太好,偶尔做做,碰到有缘人,她倾囊相授她的编织技术。她也偶尔在丽江古城摆卖她的存货,不讲价,碰到真心喜欢她作品的,她也送。确实,手工作品一针一线都是心血凝成,无价可说。
黄姐姐让我佩服的另一点:胆大,驾车技术相当了得。她曾是中国罗布泊旅游线路开发组组长。户外经验相当丰富。有一次我驾车跟她上山,路上碰到山体滑坡塌方,树,泥土,石块横在路上。又是上坡路段,我有点惊慌不知所措。黄姐沉着冷静地告诉我:“我下车搬这些东西,你不要下车,我搬开你就靠右直接开上去,不要太快,也不要鸣笛。”我照做。顺利通过危险区域,后来我问她:“为什么不能鸣笛?那是拐弯处呢。”“鸣笛会引起石土的震动,加快土石的滑落”。细节处见到了她的专业。
去年在鸡足山碰到一对夫妇开房车出游,上坡时熄火,反复几次也没成功。黄姐见状就问:“我可以帮你试试吗?”车主求之不得,但见是一老年女性,半信半疑地点头。黄姐上驾驶室,观察了两分钟,三下五除二,“轰”一声,上去了。哎呀,把我佩服得呀,鼓掌,鼓掌。“黄姐姐,你太厉害了。”黄姐姐笑眯眯地说:“地上跑的车,除了坦克,我都会开。”这我相信。
后来一次雨天上鸡足山,开车的男司机是当地人。开车相当自信,相当猛。停车时靠边太过,停到路沟里去了。停下去容易,开上来就难。几个男人轮流上阵,非但没能开上来,车子反而后溜到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只能往前,再往后溜十几公分就直接滚到陡坡下面的树林里去了。黄姐观察了地形,分析了车子使不上力的原因。叫捡两块石头塞到前轮下。然后卷起袖子进了驾驶室。我已经不敢在后面推了,我怕万一像刚才一样车子再后溜,我就危险了。两个年轻小伙子在后面推。我站在路中间,心惊胆战地看着黄姐姐。黄姐姐一脸淡定,又是“轰”的一声,车子开上大路了。哇塞,算惊险刺激了。太佩服黄姐姐了,竖大拇指,点一百个赞。
黄姐姐的故事还有很多,容我以后再慢慢道来。她是我的榜样。她活成了我一直向往却不敢迈出去的模样。
昨日黄姐离开云南回广东。在车上给我发信息。我突然特别想去广东看望黄姐姐。很想念跟她相处的日子:生活上,得到她温柔的照顾;精神上,得到她智慧的光照。轻松,快乐。
我相信我们还有机会再见面。祝愿黄姐姐身心安泰,慧光如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