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我穿行过一座又一座山丘,经常不情不愿地跟随在父母身后,来到田间地头,做着播种、除草、插秧、收获这样平常的农活。那时,我跟大地每天几小时亲密地接触着,感受过酷暑蒸腾起的热气,迎接过大风扬起的沙尘,踩踏过清晨挂在草叶上的露珠,但我最难忘的,是啪啪拍打在身上的雨滴。
那时候我们不流行撑雨伞,出门常带着斗笠和雨衣。斗笠是人工编织的,上下各一层竹篾,中间夹着竹叶,挡雨效果非常好。雨衣是一块长方形的透明塑料,通常是用饲料袋带着的塑料膜剪开而成的,可以防止雨水淋湿全身,但是雨水拍打在身上的力道丝毫不会因为雨衣而减小。
农人是靠天吃饭的,时节到了,该种什么作物要及时种,成熟的果实要及时收,所以不会因为天色看起来快下雨了,就不出门。看天色不对,我们就会带着雨衣和斗笠。有时候细雨润物,雨轻飘飘的,有时候大雨滂沱,雷声轰隆。很多人都不喜欢在农忙时遇着下雨,觉得雨中断了劳动,浸湿了衣裤,还让山路变得泥泞,这些我也不喜欢,但我更爱它能拍走手脚上的泥巴,清洗掉空气中的沙尘,汇集成一股股水流哗啦啦流淌着,奔向远方。
雨后晴空万里,空气变得清新了,阳光也变得更加明亮了,草植翠绿欲滴,河道川流不息,那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