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荣国府的经济账》这本书里快到结尾的地方看见这么一句话,如标题所示。
突然脑子里就想起来,华谊兄弟的大咖,王中军画画的事情。
网上有大量关于王中军沉迷画画,不太管公司经营的文章。下面引述一段:
王中军自己的解释是,“我自己拥有这么大的上市公司,这么多员工,诉求太多又太复杂,他和艺术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跟(做企业)这种无论从身心还是生活状态都充满巨大压力的事情对比之下,画画是一个太轻松、太愉悦的活动了!”
虽然,我也没经营过公司,但也非常理解并相信这段话出自他的真心。
只不过,我们也会看到这两年更多的是关于他如何卖收藏的画(毕竟之前有过出手3.77亿买名画的记录),如果卖香港几百平方米的豪宅,来补充公司现金流。
大佬都如此,普通人更加如此。一切组织、机构、家庭、个人也不例外,都逃不开“经济”二字。
当经济破产了或者困顿了,那些什么诗啊、画啊、书的,都犹如空中楼阁无处安放了。这就是为什么贾府要逼着宝玉读书考取功名的原因。因为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无论祖辈是因何原因博取了财富、权势,福荫再盛不过五代差不多要尽了。
因此说,不论是什么人,其对后人的福荫皆不超过五代。所以不能因为满足于眼前,而忽略了对下一代的教育,要教导他们顽强拼搏,自力更生,不依赖祖荫,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贾家世袭了三代,到了贾赦的时候还是世袭的荣国公,而贾政是准备科举的,只是圣人开恩又赐了一个官。再下一代,还想世袭,恐怕就难了。这时候就是靠科举了,可这些开国武将功臣的后代,大概骨子里也没有遗传什么读书的细胞,居然没几个读书的。贾家为了保家业长青,早早地注意通过联姻和书香人家——文官集团交集。不仅林黛玉的母亲嫁给了书香世家的儿子林如海,宝玉的哥哥贾珠娶的也是书香世家的女儿——李纨。
最后,贾家的复兴仍然还是靠李纨守寡生的儿子——贾兰考取了功名。
孟子的这句话到后来演变为:“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司马光也有类似的表述: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看;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司马光家训》
这里的积阴德,有一种与人为善的意思。暗地里做好事不求回报,当子孙有难则可能报在子孙身上。《红楼梦》中贾敬让贾珍印1万张阴鸷文发给群众,这算是做好事吧?
据说阴骘文内容如下:
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勿弃字纸。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雠,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仔细看来,贾府一干人等似乎样样坏事都干尽了。
很多人都知道唐明皇李隆基曾经下令印刷孔子的《孝经》,而且每户人家都得有一本。但是,他这样做的初衷恰恰是因为李唐家族内为了权势二字连亲骨肉都不认了!所以,世界上的事情真不能只看表面,有一次看见一个新闻,说一个女犯罪分子捐赠了10多所希望小学。而生活中她实在是无恶不作。
“为了权势二字连亲骨肉都不认了”这句话在红楼梦里也是有借着邢夫人哥哥邢大舅的口说出来的。探春也说过类似的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很多都是“不写”或“暗线”,现代的读者又没有了当时的环境认知,所以就不那么读得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