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山西文水人,她的父亲武士彟本是商人,为唐朝建国立下功劳,最终晋升为工部尚书。后武士彟的原配相里氏病故,唐高祖将隋朝权贵观王杨雄的侄女嫁给她,即武则天的生母。
公元638年,十四岁的武则天被召入宫成为了皇帝唐太宗的女人。但她只是个才人,后唐太宗李世民病重,太子李治(唐高宗)与其一同侍奉,互生情愫。
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于含风殿。按律没有子女的妃嫔一律到感业寺去做尼姑,了此一生。但上位的唐高宗李治对其念念不忘,曲折之后将其接入宫中。(因为王皇后想对付萧淑妃,所以帮了忙,没想到引狼入室)
压力无疑是巨大的,武则天要面对两拨人,一拨就是转向联合萧淑妃一起对付她的王皇后;另一拨人,就是关陇集团。(关陇集团是在北朝后期西魏北周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关中陇右地区的这些军事贵族为核心的一个政治集团,那隋唐的皇室都出自这个集团)
就这样,争斗演变成了关陇贵族与新兴力量的较量。为了对付关陇集团,李治、武则天转而扶植新势力,一批依靠科举入仕,庶族出身的新晋官僚。最后像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韩瑗、来济等的关陇集团被相继贬杀。王皇后、萧淑妃被打入冷宫,武则天成了皇后。
这不仅标志着自西魏北周以来,关陇贵族统治的终结,也标志着中国古代皇帝贵族政体的终结。
由于朝廷中新掌权的政治力量是拥护武则天而起来的,而唐高祖李治身体多病,所以朝廷有些事也是武则天处理的,处理的还不错。紧接着,武则天开始组建自己的权利网,她招纳许多文学之士组建自己的智囊团,称为北门学士,她让智囊团参与朝政重视密令她们参决朝廷奏议,及百司表疏以分宰相之权,不过唐高宗仍然执掌着最高统治权,二人共掌朝政。
公元675年3月,当唐高宗因病情无法上朝,打算逊位于武则天时。这就炸天了,这可是中国千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为稳定局势。唐高宗只好中途作罢,武则天也退缩了。毕竟这件事,突破了男权社会的底线。
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病逝于洛阳宫,后太子李显即位视为唐中宗,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
唐中宗年轻气盛,不顾法度的破格提升皇后之韦玄贞,所以被武则天废了降成庐陵王,转而立幼子李旦为皇帝。
这样一来,就等于武则天最大了。底下的人不爽,于是就有叛乱了。武则天临朝称之的第二年,扬州爆发徐敬业的判乱。文学家骆宾王还写下了名传千古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越王李贞等李唐宗室诸王,也在各地发动了武装反抗。这些都被武则天轻松的镇压了。
但是,武则天想当皇帝,还是有层厚厚的屏障。这在儒家思想中确实未曾有过,这没有合法性和正当性。
没有舆论就制造舆论。公元688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暗中派人选了一块特殊的白石,并在上面凿上文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然后暗中派人向朝呈献。不止如此,还有其他的一系列宣传和造势,各地祥瑞不断,五色鸟、祥云、白狼等等。同时,还利用了佛教的义理来为登基制造正当性理论。
一顿操作猛如虎,成绩斐然。公元690年9月,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900余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假意不答应。一时间,6万余人都仿照傅游艺的举动,上表请武则天改国号,就连皇帝李旦本人也上表,说自己不愿意再姓李了,请求改为母亲的武姓。
如此,武后无论如何不能再推辞了,九九重阳节的吉日她就登基了。大赦天下将唐朝改为周朝。
武则天能当上皇帝不是没有缘由的。她的眼光高远,能够看到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她做了很多事情,比如打破门阀制度,创设武举等等。不仅对推进了政治,还为后面的开天盛世准备了人才。
到了晚年,她将庐陵王李显接回神都洛阳。公元701年10月,武则天带着儿子回到长安,改元为长安元年。这也意味着她要把皇位交还给儿子。
但是武家、武则天的男宠等因素其实对李显继承皇位有威胁的。在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又一次病重,李显发动政变,将武则天软禁,这就是神龙政变。
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武则天反而看淡了很多事情,临终前留下遗嘱,去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并与唐高宗合葬。她甚至主动提出让她曾经恨之入骨的王皇后、萧淑妃的族人全部恢复就业,出乎人们的意料,一辈子好强到极点的武则天变得平和了,和世界和解了。
而她的墓碑,也是唐朝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皇家陵墓。墓碑上一个字没有,似乎是什么也不说了,又似乎有永远说不完的传奇往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