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的《青衣》哪一年写的?就写筱燕秋一辈子放不开嫦娥这个角色,毁容前辈嫉妒学生打掉孩子。怎么说呢一人一戏一疯魔这种情况,还是挺常见的,随便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傅全香的蝴蝶梦,再比如浙《西厢》上演时遭遇了不少来自他处的压力。就算优容,那个包子如老虎,柳毅被彻底顶掉的时候,她也极为想不开的。再一个远点儿的例子,六小龄童之于孙悟空,已经不是孙悟空了,都广泛延伸到《西游记》了。
但毕飞宇对戏曲的了解,似乎有前数日被群嘲的“青春偶像越剧”还有啥定语来的?那个影子。筱燕秋初演嫦娥19岁,一炮打红,坚决不让台,B角的李雪芬毫无机会,李雪芬年龄有提没有,但她建国十周年演嫦娥被拦,演过柯湘,年龄不会很大。后来终于有机会演一次嫦娥,受到欢迎,唱腔不同,李雪芬有意摆长辈架子,被泼沸水毁容。【李雪芬这个角色,让人想到洪雪飞=。=当然完全没有关系哈,就是名字、角色还有早早消失这些元素比较接近。】
且不说唱腔是能自己说改就改的嘛,这可是个大工程,李雪芬在剧已成熟的情形下演一场而已。再讲筱燕秋19岁演嫦娥暴红(这也罢了)胜过前辈,这是认真的吗?再讲对筱评价,“黄连投进了苦胆水,命中就有两根青衣的水袖”。这话说的,她的嫦娥自然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后悔嫦娥,但她要只这么演嫦娥,我觉得我头一个就不会咋中意。后面还有“……弥漫着一股先天的悲剧性,对着上下五千年怨天尤人,除了青山隐隐,就是此恨悠悠”。眼不错我还以为李三娘呢,哪能是嫦娥?
我们回来说“青衣”,其实我一直不想说竺水招或者何英是青衣,何英单仰萍还可以归纳为闺门旦,竺同志我连闺门旦也有点搭不上。她太正,君子一样的正,儒家一样的正,还有一股雍容自若之气。她可以演宫廷剧的,这姑娘不爱演。但从笔记看她才不纠结,她都觉得阿庆嫂可以用青衣演。好吧你美你说啥是啥……反正就这一类,成年女性,无论苦哈哈还是雍容型的,咱都归青衣得了。只把它限定在“苦”是否太狭隘了。
20年后筱燕秋再排嫦娥,怎么着呢,她居然不如弟子!不如弟子!我天,她这时才39岁……毕飞宇当真在写京戏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