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洋媚外顽疾难治
我最早听说重洋媚外这一词汇时,还是在读中学时庆祝我国第一般万吨轮下水,报纸上批判重洋媚外的思想。我们在学校也被要求写批判文章,什么造船不如租船,租船不如买船的重洋媚外思想。
我近来才发现,民国时期的鲁迅在《阿Q正传》一书里,批判过假洋鬼子。钱钟书在《围城》一书里,也讽刺过重洋媚外的思想。我摘一段钱钟书在《围城》里写的名句:
——『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事实上,惟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港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鲁迅留过洋,不过是东洋,钱钟书也留过洋,连老婆也留过洋还是西洋,可他们对重洋媚外都持批判态度的。可在我看来从民国到现在,钱钟书讽刺过的重洋媚外思想好像变化不大。你看现在有些假洋鬼子变成了海归,二代们都争先恐后的将三代往西洋送,现在傻“B”要换USD都是有定额的。
我感到,鲁迅和钱钟书他们批判重洋媚外思想可是真批的,可现在有些“金张马南”们嘴上批的厉害,可真批还是假批可真不好说。真如钱钟书在《围城》中说:“没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了人的当;受过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了印刷品的当。”这句话真是太深刻了!
这重洋媚外的思想,看来一时半会要治好还真是有点难。你抵制洋货,砸东洋人的车还真没用,人家说你不懂法律,没有文化。你有文化了,还把孩子往西洋送,说你上了洋人的当,这话还真不好说。鲁迅也好,钱钟书也罢,我看他们是尽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