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宋襄公的“仁义”

宋襄公的“仁义”

作者: 蛮布证经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22:40 被阅读0次

    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仁义的宋襄公其实是个巨婴。

    在春秋以前打仗是一件高尚的事情,能去上战场那都是贵族的特权,一般小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参与打仗的。

    既然是贵族,而贵族之所以称为贵族也是因为少吗。所以贵族少,当时的兵也少,战争的规模也是非常有限的,主要也是限于当时的生产能力,哪有那么多的青铜剑让你去打仗!

    春秋时期,霸主齐桓公去世之后,剩下 的小弟都想来当一下这个霸主,其中最先表露野心的就是这个宋襄公。想想俺宋国想当年那也是威风八面、天下共主啊,可是现在,唉,不提了。

    国土实在太小,实力实在太弱,野心实在太大。武的不行,咱来文的;强的打不过,咱打弱的。于是找邻居郑国发泄了一顿。这些小国呢,一般知道自己实力不行,于是都喜欢找个大哥,平时交点保护费,有难的时候让大哥为自己出头。郑国的大哥正是楚国,楚国一听,拍案而起,真是岂有此理,敢欺负俺的小弟,小弟你别怕,有大哥照顾你呢,走,大哥这就帮你出头。

    于是楚国攻打宋国。宋国一看,大事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跑到泓水,在泓水布防。楚军已经追到对岸了,马上就要渡河。在如此危机之时,幸好宋襄公身边还有一个有识之士右司马公孙固,他向宋襄公建议说,主公对方人多势众,我们打不过啊,不过我们可以趁他们渡河到一半的时候来个突然袭击,河中水流湍急,避让他们葬身河中。

    宋襄公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啊,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够趁人之危呢,要打我们就要来一场光明正大的决斗。

    楚军稀稀拉拉的上岸,看来河水的水流还真不小,如果半渡击之差不多真的要把他们全歼啊。可惜没有如果,不过老天还是非常的偏向宋襄公的,因为智慧军事公孙固又来献上妙计了:主公,我们可以趁楚军列阵混乱、立足未稳之际发起进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说人家队还没列好呢,找什么急,这样就算赢了,也不光彩啊,等着。宋襄公还真的以为自己的士兵都是天兵天将呢,以为等着他们到来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打败。

    等到楚军严阵以待,此时宋襄公此时下令击鼓进攻,敌众我寡,本以为的天兵天将,瞬间成为了虾兵蟹将。己方军队被全歼,宋襄公自己也身受重伤身亡,本想到霸主的座位上做做却没想到,自己现有的位子都没有保住。

    老天给的机会不要,这不是罪过吗,最后是以死谢罪了。而且是两次的大好机会,令人想想都心痛,可是在宋襄公眼里,这也是机会,不过不是战胜对方的机会,而是显示自己仁义的机会。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认知太低了,世界在发生快速的变化,宋襄公以为人家是有了仁义才有了霸主的地位,其实人家是有了实力才有了霸主的地位,进而显示了仁义。顺序搞反了,重心放错了。

    有人说这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因为春秋时期打仗都是讲究礼仪和仁义的,宋襄公的做法完全符合礼仪和仁义,所以宋襄公是大仁大义之人。真的是这样吗?这不过是按图索骥罢了。当年周朝以实力灭商,周公以礼治天下,天下因守礼而富强,此时,诸侯富强的有点过了,比周天子还富强,咋办呢,谁都想当天下共主,那就拳头说话吧,这才是趋势。

    周朝强势的时候大家以礼相待,诸侯强势的时候,以实力相待。宋襄公深居宫中,不知时事发展的趋势,看不到事物发展的本质,不懂得随机应变,一味的守旧不改,敢于阻挡时代的车轮,只能说其勇气可嘉,止增笑耳,实在不敢恭维过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襄公的“仁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ji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