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理解科学的人,无一例外不是推崇数理的作用,钱学森说,真正的学科只有数学和物理,其他学科都是基于此衍生出来的,吴军也在《富足》中指出,“本科学习的是数学或者理论物理学,那么研究生阶段就可以选择几乎所有理工科的专业,只要再补两三门专业课就够了。打好数学或者理论物理学的基础将来有可能做很多事情,因为这两个学科教给人的都是最底层的逻辑。如果有条件,在打基础阶段要做好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所获得的知识适用的范围特别广。”我无疑是非常赞同这种观点的,基于此,我还想补充一点,数理体系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出人认识事物的高度以及严谨的态度。我遇到的数理好的人大多做事认真,习惯于总结规律,他们不会机械学习表象,总热衷于看到本质,提升认知的高度。
有了数理的加持和自身素养的提升,这些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面对新鲜的事物,能够很快深入到其本质中。35岁现象是个很残酷的事情,美国据说是50岁,的确,当无法适应新环境,就会被资本无情淘汰。一些做IT的人只是通过培训或速成熟悉某种技术,但由于没有数理基础,对算法和系统并没有真正理解,这样当这种技术被淘汰时,或者更多年轻人熟悉时,这些人就是处于淘汰的边缘。任何时候,越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会越快失去价值。
数理基础的培养可不是速成的,需要大量时间的积累,因此,做学生时培养数理基础,是安身立命的本钱。有了这些,就有了别人不可取代的优势。借用狂飙的台词,“浪越大,鱼就越大。”
我一直希望哥哥能数理出色,但这很大一部分是天赋,当然,小时培养也很重要。坦白说,数理不好,路的确比较窄,除非他情商高,或资源多,或者生活要求比较随意。
PS,正写着这篇文章,二宝在床上迷迷糊糊咕哝,“头悬梁,锥刺股”唉,这些毒鸡汤啊。我宁可他数理不好,也不要他学成傻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