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媛课程复盘:
低起点的人面临的问题:
1.没有机会 2.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战略和方法,未来该怎么做?) 3.没有金钱和好的人脉关系
以上3点导致了现在生活的困顿和迷茫,反过来,被生活压力束缚的太多,思考和提升受到限制。这就形成了一个可悲的恶循环。
积极竞争力是解决普通人困境的方法,它的三个表现:
1.特别擅长抓住机会(积极性) 2.擅长消化失败(越战越勇)3(核心).特别擅长学习跟反思(主动学习,持续学习,学习本身也是需要学习的)以上三点形成了成功的一个闭环

怎么拥有积极竞争力?
一、“你认为问题是否是可以解决的”决定你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
把问题列举出来,在每个问题后面写上你能想到的所有解决方案,这个不行,就换下一个,看看最终能不能找到解决办法。当你这样去做你就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者了,你将不再是被情绪和问题拦住了
注意:积极者因为尝试的次数多,可能面对的失败也多,这是一个自然的事情
二、"失败是否是可以接受的"决定是否可以持续行动
失败一般会带来4种后果:
1.物质上的,可能会赔钱 2.精神上的,周围的人会怎么看我? 3.人际上的,我可能会失去一些朋友 4.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
应对方法(提高消化失败能力):
1.把失败能够带来的后果一一列明,并做记录。一方面能降低你自己的恐惧,另一方面当你再一次面对做决定的时候,你翻开之前做的记录会发现,嗯,原来曾经我也经历过这个,但是那时候没有对我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所以我是可以接受的。
2.允许失败原则。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不允许失败的,失败是可耻的。即便现在我们有了新的育儿观念,但是往往也难逃恶循环。首先自己心里要有这个允许失败的意识。我们要允许我们的人生是有起伏的,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我们只是处在那个比较低的点上。我们不仅要能消化失败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汲取失败的营养,去喂养下一次的成功,让失败变成有效失败(这是一项能力,后期会讲)。
3.克服和调整
失败的归因性质:
1.这个原因是性格的还是行为的 2.是智力的还是思想的 3.是自己的还是环境的
如果是自己的,行为的,还有想法的,就比较容易克服。
归因的时候要具体化,短暂化,往内里找原因。
三、“是否认为自己是可学习的和变化的”决定是否可正确行动(核心)
学习思维战略,技能和行动方法
总结积极竞争力的好处:
1.不对自己设限,能发现更多的机会并尝试(一般人看到比较牛的人,可能会觉得我怎么也没办法跟他们相比,但是积极竞争者就会觉得我通过努力和学习是会达到这种状态的,甚至比他们更好)
2.因为参与感强,所以思考的更多(一般人看到觉得自己达不成的时候觉得这个跟我没有关系。但是参与感强的人,他会思考,而从中找到出路)
3.因为能学习,所以总觉得有希望
4.行动力强,能持续行动(行动本身就是学习)
5.更多的行动带来更多反思和学习机会
6.在不断的行动中积累了经验和方法,导致成功率更高
成功方法论:
这个世界上没有成功和失败的人,只有成功和失败的事儿。
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追求成功,那才是最大的自我实现。
成功靠天分,勤奋和机遇。不如靠方法论。因为方法论带来的成功是必然的,只是早晚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