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到文学欣赏,有这样一句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识不够或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也会不同。《载酒园诗话》评价《唐诗归》时,对于张九龄的一首诗,贺裳和谭元春的认识不同,贺裳认为谭元春并不理解张九龄,没有看出张九龄的寄托之意。
一、张九龄《庭梅》
张九龄《庭梅》诗曰:
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贤相,他的这首咏物诗中,写了一枝庭院中的梅花。
在钟惺、谭元春的《唐诗归》中,谭元春评价这首诗说:
《诗归》曰:〔梅诗如此,无声无臭矣。『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肤不可言。〕
注:肤,膚《廣韻•虞韻》:“膚,美也。”
贺赏对于《唐诗归》谭元春的评价不以为然:
余观此诗,字字危栗,起结皆自占地步,正是寄托之词,亦犹《咏燕 》,特稍深耳。若只作梅花诗看,更谓梅花诗必当如此作,岂惟作者之意河汉,诗 道亦隔万重。
贺裳为什么这样说呢?
二、诗道亦隔万重
贺赏认为谭元春不理解张九龄这首诗中的寄托,只是作为一首简单描写梅花的诗来看,辜负了张九龄的苦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读者之眼,却只看到了梅花这个形象。贺赏认为谭元春并没有从梅花这个形象中,看出张九龄对于时局以及自身安危的担忧。
贺裳提到了张九龄的《咏燕 》,认为这首《庭梅》和《咏燕 》都借咏物寄托深意: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海燕也好,梅花也好,都是比兴之法,写得就是张九龄自己。他渐渐失去唐玄宗的信任,而急于夺权的李林甫步步紧逼,令张九龄不得不摆出谦恭的姿态以求自保。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说得正是奸相李林甫咄咄逼人。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张九龄说自己已经不想争名夺利,希望李林甫不必欺人太甚,各自安好即可。
贺赏认为谭元春解读这首诗过于肤浅,没有看出张九龄的言外之意,因此说读者不理解作者,诗道也远隔万重。
如果都是谭元春这样的读者,作者岂不可悲?没有知音就没有佳作。
三、孤荣亦自危
不过,谭元春真的如贺裳所说,没有看出张九龄的言外之意吗?老街觉得未必。
谭元春评价这首《庭梅》时,在“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之后,有这样几个字的点评:
危字妙,以下接危字,说到底。
孤荣亦自危,其实言外之意很明显,早梅孤独地绽放,但是已经感受到了危险,什么危险呢?谭元春认为,张九龄这首诗后面六句,说的都是梅花感受到的危险:
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花蒂虽弱,任凭雪打风吹,但是早梅依旧坚持,不因严寒而轻易凋落。早梅的清香虽然还在,但是未来的归宿又有谁能知道呢?
从谭元春对于这个“危”字的理解,可以看出,谭元春不可能不清楚张九龄这首诗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谭元春还借用了明代高启的两句咏梅诗: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在欣赏张九龄咏梅诗时,仿佛看见了诗人本人的形象,因此说 肤(美)不可言。
古人评价好诗常用““深得风人之旨”这几个字。谭元春所谓的“梅诗如此,无声无臭矣”,是赞赏诗人不动声色,不直说自己的危机和窘迫,而使用比兴之法借咏物明志。
结束语
对于张九龄的这首诗,无论谭元春的评价,还是贺裳对于谭元春评价的评价,都说明了一个道理。
就是咏物诗要怎样写?欣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其言外之意。
有人说,没有寄托的咏物诗不是好诗,您以为呢?
@老街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