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简友广场
北大数学天才出家12年后“还俗”:守护“边界感”,是一场修行。

北大数学天才出家12年后“还俗”:守护“边界感”,是一场修行。

作者: 猫太后 | 来源:发表于2022-09-02 15:45 被阅读0次

    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下山还俗”上了一天热搜,实际上他在今年春节的时候就还俗了,在此之前,大家称他“贤宇法师”。

    图片来自微博

    在还俗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柳智宇说他做这个决定,思考了近半年:“担心佛教徒们看到他还俗,对佛教失去信心;也害怕别人对他有更多误解,就像12年前,他遁入空门一样。

    柳智宇无论作为柳智宇,还是作为贤宇法师,都是自带热搜性质的。

    柳智宇在18岁时,因为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金牌,而被报送至北大数学系。在读书期间接触了佛学,他发现佛法比数学更能探索到更深远的生命意义,于是大四的时候,放弃麻省理工的全额奖学金,选择去龙泉寺出家——这一年,是2010年。

    今年,2022年春节,柳智宇还俗,和华夏心理机构创办了华夏心苑,致力于帮助更多人解决心理问题。

    从一些媒体采访中可以了解到,柳智宇出家后的僧侣生活,和他期望中的大相径庭,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对记者说过:

    “相较于学校,寺庙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越来越多的事和他想象的不同。”

    这种反差在柳智宇看来就是这样的一副场景:他期冀回到一种柏拉图式的学习方式,让学术成为真正回归生命的学问,可到了寺庙,却被各种琐事困扰。

    这些不愉快的感受,让柳智宇觉得“他们想要入侵我的生活”。

    这并不意味着柳智宇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他自己说过,他本质上是一个不喜欢孤独、喜欢待在人群里的人,“一直希望和人在一起,有时却难以融入”。

    而在还俗后柳智宇本人也主动寻求了多次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告诉他:“(你)要有边界感,每个人最关键的是靠自己,你不可能过度地帮别人承担责任。”


    图片来自微博

    “边界感”这个词在这几年并不少见,尤其是在涉及原生家庭、亲密关系这样的书籍中,更是经常出现。简单说来,“边界感”就是一个人对边界的判断,或重视程度

    举个例子:一个缺乏“边界感”的人,他在日常行为可能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的事情托付给别人,邀请其他人进入自己应有的边界;或者习惯性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硬闯别人的边界。

    一个拥有健康的“边界感”观念的人,最重要的观念就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不对别人的行为和情绪负责。

    而他们在行为上,会在别人企图入侵我的边界时,明确地拒绝,并不会因为拒绝别人而感到心情不好,或者愧疚。反过来,也不会因为被别人拒绝的时候忍气吞声、讨好以至于放弃自己的信念,更不会通过别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

    然而,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困惑和不舒服,很多都来自于不健康的“边界感”。

    没有机会和柳智宇直接交流,但是在搜索了很多媒体对他的采访,以及他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的发布内容中可以看出,他一直在追求和修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平衡,如何能在自己也舒服的状态中普度众生。

    其实我们和他一样,无论是遁入空门的人,还是流连尘世的人,“边界”是自己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守护它便是一辈子的修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大数学天才出家12年后“还俗”:守护“边界感”,是一场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oe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