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端午”来得格外早,似乎“除夕将尽,端阳临”。仔细想想,其实已经几个月没有回家了。不巧的是,牙疼得厉害,吃不了爸妈用心准备的饭菜,母亲把肉切得很细,用手一块一块捏,软的就递到我面前让我吃,这个肉的味道我好像很多年没有吃过了,细细回味,得有三四年了吧,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呢?我恍然大悟,噢!原来这是“家”的味道。
包完粽子,我跟母亲把它放在了锅里,淹了水,便开火煮。闲暇之余,母亲问起了我工作上的事,我给她分享了许多她没有听过的新鲜事,以及学生平时跟我的有趣对话,我模仿学生们平时的各种俏皮动作,逗得母亲哈哈大笑。母亲的笑点特别低,随便一些小事儿就会乐个不停。
同时我发现自己和父亲之间的话题变多了,从前我们基本上不聊天的,都是他说我听,他是一个遇到人就喜欢摆政治历史的人,每每给我们几姊妹说完,就要教许多做人道理,那时候我们正值叛逆期,都一度认为父亲喜欢“道德绑架”。
父亲很喜欢毛泽东,昨天跟他聊了半个多小时,提到了毛八岁就会写诗,一时兴起,我朗诵了毛写的《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距,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父亲立马双眼放光,感叹到:毛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自古历史出人才,时势造英雄。随即说到了毛的“沁园春.雪”,我便跟父亲异口同声的诵出了词里的经典部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哈哈哈,父亲很开心的笑了,许多年没有见过他这样的笑容,依稀记得在我小的时候他这样笑过,有时候跟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得不亦乐乎,有时候父亲喜欢自娱自乐,他每次心情愉悦都会唱毛泽东的《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后来再也没有听见他唱过,些许是父亲年纪大了,都忘记了吧,也罢……
聊完毛之后,我跟父亲又简单的聊了一些诸子百家,老子,孔子……,父亲提到了孙膑,他把孙膑记成了孙武,我帮他纠正了一下,顺便介绍了孙膑的整个生涯,看得出父亲很感兴趣。
一大早我就起床了,收拾完行李之后看了看时间,正好七点钟,下楼来发现母亲正在热菜,父亲则把房前房后打扫了一遍。早饭过后,母亲带着侄子侄女一路送我上车,随着车子越行越远,他们的身影消失在了我的视野。
临近三十岁,不知是见面时间少了,还是经历的事多了,慢慢的就喜欢回家,也想听老人唠叨,总觉得有人可见,有家能回,比什么都幸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39096/9f95e7bb83078be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39096/69bfcb36dd50c56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39096/49d345b0efbec39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