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第5/365天
今日阅读《认知天性》
——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作者:[美] 彼得·C·布朗 [美] 亨利·L·罗迪格三世 [美] 马克·A·迈克丹尼尔
第五章 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对自身思维的审视被心理学家称为元认知。学着认清自身,可以让我们不至于陷入死胡同,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并反思下次怎么做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错误判断的一个问题在于,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何时作出了误判,另一个问题则是,导致我们误判的原因五花八门。
优秀的判断是一项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技能,需要敏锐的洞察自己的想法与表现。但我们总是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并认为没有理由调整自己的判断,而且我们很容易被错觉和认知偏见所误导,自以为是。
一、没头脑的机制1和爱自省的机制2。
人有两套分析机制,机制1(自动机制)是无意识的,直觉式的,而且是瞬发式的,它会调整我们的感觉与记忆,在一瞬间评估形势。
机制2(受控机制)是指有意识地分析与推理的过程,这个过程较慢。这部分想法会权衡选择、做成决定,并进行自我控制,我们还会利用它来训练“机制1”,好让自己能当机立断。
机制1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且作用很大,但它会受到错觉的影响。你需要机制2来帮你管理自己:检查自己是否冲动、预先做好计划、分辨选择、想清楚这些选择的意义,并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这两套机制相互作用下,瞬间评估形式的反应能力会与质疑能力以及仔细分析的能力相抵触。
如果“机制1”的结论来自不察或错觉,你就会陷入麻烦。在生活中,想要提高自己的胜任能力,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学习何时该信任直觉,何时该质疑知觉。
二、学习时避免错觉和记忆扭曲。
社会心理学家大卫·邓宁认为:人类倾向于进行“动机性推理”。人们有极强的天分说服自己接受自己想看到的结论,同时否认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真相。
1.人类有一种叙事的欲望。这种欲望源于我们对模棱两可与随机事件的不适,它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当意外发生时,我们会寻求解释。人会想方设法用理性的方式来诠释身边发生的事情。我们喜欢的都是那些可以完美解释自身情绪的叙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叙事与记忆结成了一体。
2.人会基于主观经验作出判断。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其实是在解释自身的特殊情况。
3.记忆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被扭曲。
3.1记忆是被重构出来的,我们没法记住一件事情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只记住其中对自己情感影响最大的元素,剩余的空白部分则由自己用细节来填补。
3.2暗示会引起记忆错觉。
暗示的东西才会被人们记住,而明确表述的东西则不会。单单一个小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人们出现记忆错觉。例如法律制度中“误导性问题”会引导证人做出特定回答。
3.3随意猜测会导致人们制造错误的信息。如果这种错误不得到纠正,那么这些信息往后就可能被当做记忆来检索。
3.4其他事件的干扰也会歪曲记忆,例如情绪极不稳定也会影响记忆的真实性。
3.5从众记忆或者是记忆社会传染。
一个人的错误可以“感染”其他人的记忆,我们的记忆还被社会影响所左右,而且会与周围人的记忆趋同。
3.6对一段记忆充满自信,并不代表这段记忆肯定是准确的。
4错觉。
4.1知识诅咒和后见之明也会让人产生错觉。
4.2听起来耳熟的描述会让人产生知晓感,也会让人把它们和真实情况混淆。在政治宣传中,即便是大假话重复之后,也会被人当成真理接受。
4.3阅读流畅会产生错觉。我们倾向于把流畅阅读文字误认为是充分掌握了文字的内容。
4.4错误共识效应。
人类倾向于假定其他人与自己的看法一致,这个过程被称作错误共识效应,我们一般认识不到个体对世界理解的特殊性,分辨不出我们和他人对事件解读的区别。
三、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1.在生活中我们会形成自己的心智模型。
由于掌握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我们会倾向于把做事的步骤集合在一起来解决各种问题。你可以把这些步骤想象成头脑中的手机应用软件。我们称之为心智模型。对于急救中心的接待人员来说,心智模型就是如何给病人分类与挂号。
2.心智模型带来的麻烦。
人人都会用大量有效的解决方案来打造心智模型库,不过我们也会被这些模型所累。当新问题出现时,我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次与以前完全不同,而把它当成像之前一样能熟练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的方法就不奏效了,甚至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3.打造适合的心智模型。
未能意识到解决方案并不适合,是另一种有缺陷的自我观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我们必须培养一种能力,弄明白心智模型在什么时候不适用:什么情况看似熟悉,但实则并不相同,以及什么时候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方法作出新的安排。
四、你无法从不擅长的事情里学到知识。
1.邓宁——克鲁格效应。
无法胜任某项工作的人缺乏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分不清能与不能之间的区别,这种现象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研究显示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且感觉不到自己的表现与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觉得没有必要试着改进。但我们可以教育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让他们学着准确判断自己的表现,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们的元认知更为准确。
2.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是无法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中学到东西的。
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关于自己技能与能力的负面反馈,因为人们不喜欢讲坏消息。即使有人能得到负面反馈,他们还必须准确理解为什么会失败。要成功需要做对所有的事情。相反,失败则可以归结到任何一个外部理由上:做不好事情怪工具不合适是很容易的。
3.我们容易受到错觉与误判的影响。避开错觉和误判的方法是,用一组自身之外的客观标准来替代作决策参考的主观经验,这样我们的判断就能贴合周围的实际了。
五、实践和测验才能暴露学习漏洞。
1.最重要的是经常使用测验与检索,来验证什么是你真正知道的,以及什么是你以为自己知道的。
身为一名学习者,你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练习技巧来测验自己的掌握情况,可以是回答抽认卡,也可以是用自己的话解释重要概念,同伴教学法也不错。
2.判断自己学到了什么的线索依据。
判断自己学到了什么的时候,要留意判断的线索依据。最好的做法是打造一个心智模型,让其中的资料整合文章中的各种理论,把它们和你的已知联系起来,使你能够做出推论。
3.认知自己要通过他人来进行——这取决于你会获得什么样的反馈。
·教师应当给出纠正性反馈,而学生则要争取这样的反馈。
·在很多领域,同伴评估可以是就某个人的表现给出反馈,这可以作为一种外部考量。
·在很多领域中,和更有经验的同伴工作,可以校准一个人的判断和学习。
·在其他时候,专长互补的人会组成团队。
·模拟真实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需求与变化,这种培训有助于学习者和培训者评估熟练程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