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一个人父亲在世时,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能不改变父亲的行事之道,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并非指一个人只按照父辈的方式行事,所谓传承,更多的是指良好的家风和价值观。不同的人所经历的事情肯定不一样,但善良、淳朴、谦虚等良好品质是应该传承的。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过去圣明君王的治理之道,美好的地方也就在这里,无论小事大事都如此实行。但是,遇到行不通的时候,还只是为了和谐而求和谐,而不用礼仪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以和为贵固然重要,但若只重视和,而失却了规矩和礼法,那也是无法成事的,甚至会适得其反。
网友评论